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

,。

開元二年初夏。

一場雷雨剛過,琉求島上的空氣越發的清新。

四月中旬。

琉求島的領主大唐趙國公張璟張伯玉率領著一支聯軍,抵達琉求北部的雞籠山。

這是一支龐大的軍隊。

擁有八百名領地騎士,以及一支三千人的領主護衛旅。另外還有五千人的領地步兵。此外還有八千名領地民兵,以及多達一萬人的山夷協從山地步兵。

加上後勤部隊,和雞籠港外的艦船,這是一支超過兩萬人的大軍。

年輕的琉求島主意氣風發,身著鋥亮的領主鎧甲,那個紋著九頭鳥的金色面甲後,是一雙興奮的眼睛。

他的身後,旗手高舉著紅色九頭鳥旗號。

紅色九頭鳥旗,代表的是大唐最強大的家族,灞上張家。領地最多,財富最多,兵馬最多。

天上九頭鳥,地上張家人。

這面旗幟還有一句話,不死九頭鳥。

此時琉求山夷在琉求北部的雞籠山聚集了全島的反抗力量,多達十二萬人的山夷部落戰士。

雞籠山,也成了琉求島上山夷反抗張家的最後大本營。

這個大本營若失守,山夷也就再無能力反抗張家了。

十幾年的時間,張家的溫水煮青蛙策略,一點點的擴張,一點點的吞食。不斷的拉攏、征伐山夷各部,離弱合強,合化拉攏,無所不用其及。

許許多多的山夷人最終歸附張家,但依然還是有許多部落不肯被征服,他們不斷的北遷,或者越過高山向東遷。

他們退一步,張家就進一步。

此時雞籠山聚集十二萬山夷部落聯軍,遍地山寨。

不過人雖多,可這些聯合起來的部族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甚至是不同的部落聯盟。許多部落以前還是世仇,此時為了自保聯合一起,可關係也不算多親密。

最讓張璟鄙視的是這些烏合之眾的裝備。

他們沒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沒有城池堡壘,只有一些木頭建立的寨子,簡陋的很。

他們也沒有什麼有效的組織,十分鬆散的聯盟。

每個部族青壯都是戰士,可裝備卻簡陋的驚人。

身披著鹿皮,手持著鹿角矛,拿著簡陋的弓箭和石刀。

就憑他們,也想與張家決一死戰,張璟只是呵呵。

為了這一戰,他準備了三個月時間。

張家在琉求的管事封臣們認為不急著決戰,慢慢的吞食壓迫,最終可以輕鬆的征服山夷。不過張璟認為這一戰有必要,適時的展現一下武力,對琉求的穩定有幫助。

而且他也希望早點把那幾十萬還未歸附的山夷都征服,以補充到張家各個領地去,那裡急需人力。

當然,他也希望這一戰,為他張璟打出名頭來。

他來到琉求,是趙國公,而不是一個來學習的張大公子。

他花了三個月時間準備,他牢記著父親的話,絕不輕視任何一個敵人。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山夷們退守的雞籠山,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進攻地方。

這裡三面環山,一面臨海。

島嶼、港灣、山陵兼具,雖有雞籠港讓張璟的大軍很輕鬆的從海上過來。但這裡只有沿海一帶有少量平地,其餘皆為坡地,山地。

雞籠港不遠就是雞籠山,那裡原本是本地雞籠社部落的地盤。現在大量山夷,就守在雞籠山上。

張璟的大軍登陸雞籠港後,開始在港口附近建立碼頭和營地。

山夷雖眾,卻不敢與唐軍在平地決戰,他們退守山上。

“山夷佔據山上,易守難攻。”一名經驗豐富的張家騎士向這位少主人稟報。

張璟卻不為所動。

“雞籠山並不高,坡雖陡,可別忘記我們之間的裝備差距,還有訓練的差距。”

在這樣的地形做戰,騎兵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但他的麾下,也還有山夷協從軍的山地步兵,這些可也是山夷出身,打著赤腳都能在山下追逐野豬鹿群,在效力張家後,得到張家的全方面訓練,並裝備了更優質的軍械後,現在是如虎添翼。

更別說,他麾下還有精銳的步兵,那都是有鐵甲大盾的精銳步兵,不說一兵抵十夷,抵個五夷肯定有餘。

另外他麾下還有大量的民兵。

這些民兵們裝備的倒比較簡陋,可他們卻有一項很厲害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