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師剛剛入京。.”
王承恩入殿稟報。
張超一入京,六扇門和飛騎全面運作起來,張府周邊到處都是他們的近探子,恨不得能變成蒼蠅飛到府內卻盯著。
每隔半個時辰往宮裡稟報一次最新動靜。
“陛下,張鐵槍去世了。”
······
張超入京了,張鐵槍去世了。
承乾坐在御案前,有些索然無味。
“王承恩,隨朕去一趟太師府,不需要擺駕,叫一隊侍衛便服好。”
不管怎麼說,承乾對老鐵槍印象很好,當年在灞,老鐵槍對他也挺好的。更別說,護法之戰,老鐵槍也是拼了命起兵響應的。
這是一個較純粹的老將。
太師府。
滿府素縞,全家戴孝。
府已經派人向各家告喪。
承乾是來的最快的,老鐵槍已經洗沐更衣入斂,靈堂也已經設好了。
承乾前,香。
“多謝陛下。”
“老郡王回京也有一段時間,朕也派了御醫多次會診,只可惜迴天無力。”
張超披麻戴孝。
語氣較平淡。
“老爹是壽終正寢,七十二歲高壽,走的也不痛苦,還跟我做了最後交待,走的很安詳。”
“朕已下詔,追封老郡王為太傅、遼王、尚書令。”
“多謝陛下。”
這些不過是些死後哀榮,遼王只是追封,並不能承襲。太傅、尚書令也不過是能在墓誌銘較好看一些而已。
陸續有通好的家族趕來。
秦瓊最先到來,帶著兒子懷玉來的,大長公主也過來了。
“想不到鐵槍老哥這麼去了。”秦瓊很哀傷。
“他走的很安祥。”承乾告訴秦瓊。
張越兄弟幾個,跪在靈前答謝前來祭奠的親朋。
張超陪著承乾到後花園裡漫步。
他們既是師徒,又是君臣。
承乾長的張超還要高大,身形挺拔。
兩人走在花園的小徑,卻一時都不知道開口說什麼。
最後還是張超先打破沉默,他把老爹最後跟他說的那番話,讓他起的誓這些都說了。
“老爹很感激皇家,也感激陛下。”
承乾有些驚訝,他沒想到張超會對老鐵槍發那個誓言。
“陛下,那誓言並非只是敷衍老爹,那也是我真心之言。”
“我知道陛下對我有些猜忌,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我們過去是師生,後來是嶽婿,再成了君臣。陛下也登基御極,成為九五之尊。我們的關係慢慢有些疏遠,這一年多,我一直在呂宋,不是我故意怠政,實是想讓陛下多些時間可以思考。”
張超與承乾在涼亭裡坐下。
“陛下,如今帝國的發展非常不錯,也來之不易。”
承乾點頭。
對張超,他確實很忌憚。畢竟張超有立君者和廢君者的稱號,兩立兩廢。而今朝野聲望巨大,朝更是掌握大權。
說句難聽的,張超若真要廢他,是一句話的事情,承乾他知道自己都沒有反抗的能力。
他既掌控不了軍隊,也得不到朝堂大臣的支援。
“倭國銀銅礦的事情,是朕有些貪心了。”承乾主動提起此事。
張超笑了笑,“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發現這兩座礦確實沒跟朝廷報備,但如果開發,該納的課稅也不會少一分一厘的。其實,朝廷不用親自經營,朝廷做好監管,然後收稅行。”
這次的兩院大會,承乾吃了一個大虧,碰的頭破血流。
當著那麼多議員和百官的面,皇帝的權威一落千丈。
賠了夫人又折兵。
“陛下,不論如何,大唐帝國不會變,大唐的皇帝也會一直是李氏。”
張超突然說起這話。
承乾心警惕。
他望著張超,不知道他這個時候說起這些是何意思。
“如今朝堂,內閣和翰林院主政,議會封駁審議,並負有監督彈劾之權。在這個架構下,朝廷運轉的很好。對外的開拓捷報連連,無往不利。而內,更是工商興旺,一片繁榮。”
“這些來之不易。”
承乾盯著張超,“太師想說什麼呢?”
“陛下以為,現在這種模式,是不是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呢?內閣票擬、翰林院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