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

(急求月票啊,天天五更好辛苦,月票排名卻掉到了第七。兄弟們,有月票的快出手吧,雖然月底雙倍,但月票只有在月初才能起到推薦的效果啊!)

晨鼓響起。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長安的城門坊門依次開啟,城市喧鬧起來。雖然在洮州、寧遠等李超主持的邊城,早已經打破了這種裡坊的封閉格局,把集中的市也分散到了街上,形成了新的街市佈局。

但在京城長安,長安一百零九坊的坊牆依然高高的豎立著,一座座城門、坊門、市門,依然嚴格的遵照著黃昏閉城,拂曉開門的制度。

李超在這巨大的鼓聲中起床,洗臉漱口,然後是練槍騎馬射箭,一通訓練後,在花園的泳池裡遊一會泳,沖涼,在鄭婉言的服侍下換上朝服,騎馬去東宮上朝。

他現在依然還是朔方節度使,但李世民卻不打算讓他近期回去了。李超也沒有得到李世民的通知,說讓他回京兆府或是兵部主持事務,因此李超也就很偷懶的不去兩個衙門打照應。

每天早上起床,先去東宮參加朝會。

李世民是個勤快的boy,不但朔望朝會一次不少,就是每天的早朝也是不能少的。李淵依然還住在太極宮中,朝官天天去東宮顯德殿上朝。

朝會時間一般倒不常,這更像是一個儀式。

李世民把早朝,當成了一個發通知的地方。各種詔命、聖旨,直接在早朝上頒佈,要不就是透過早朝釋出人事調整命令。

真正百官們發言的機會不多,一般的事情也不會聽你在這裡浪費時間。

早朝過後,各官返回自己的衙門辦公,而宰相們則照例要先去尚書都省,宰相們議事辦公的政事堂就設在尚書都省裡面。

一眾宰相下朝,到都省政事堂碰面。

本來這個政事堂議事,是沒李世民什麼事情的,可李世民天天腆著個臉跑過來參加。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

李世民很無恥的天天來,還經常把主持的頭銜給佔了。

本來按制度,政事堂當然是宰相們議事的地方,皇帝要跟宰相們議事,那得召宰相們到他的殿中去相商。可李世民喜歡湊政事堂跟,跟他的親家翁們一起。

對於這種皇帝,宰相們很無奈啊。尤其是蕭瑀和陳叔達兩位僕射,本來他們算是政事堂諸相之首了,在以尚書省為首,而還不是以中書門下為首的唐初,他們相當於首相次相了,可是李世民愣是天天跑政事堂裡來,實際上等於李世民是尚書令一樣了。

在這樣的皇帝手下當宰相,無奈啊。

李超也有些無奈的。

平章事本來是個加銜,讓他得以進政事堂參議軍國大事。檢校尚書左僕射,是對他收復朔方的獎賞,那只是個加銜榮耀。

可現在李世民卻把李超留在京城,天天讓他也跑政事堂來上班。

榮耀頭銜的檢校尚書左僕射,倒真的幹起了代理之職了。

顯德殿。

早朝。

李世民有一點讓李超很贊,他沒讓大臣們站著朝會,宰相們還有一張椅子和一張几案,桌上還有茶水點心呢。

其它的官員們,也有軟墊子可以坐。

大家坐在那裡開會,可比站那裡好多了。

李超的位置還挺靠前的,享受一張椅子,還能靠著背。

早朝的時候,李超一般都不會發什麼言,好好聽聽皇帝傳達下精神,聽聽指示就好。反正這就跟後世企業裡的早會一樣,站在那裡,一二三四五的說完幾條,然後佈置下任務什麼的,表揚幾個,批評幾個,然後就解散,各自回去辦公。

宰相們散朝後,會先去各自的衙門裡開個小會,檢查下工作,佈置下任務,然後回到都省裡議事辦公。

朝廷的重大決定,基本上都是在都省政事堂商議然後決定的。

這個政事堂,更像是一個常委會。

三省宰相,檢校的三省長官,還有平章事,加上三公三師,那都算是常委。只不過現在裴寂和封倫很不得李世民喜歡,因此早被架了起來。

李世民特旨,體諒兩位三公辛苦,特許他們半月上一次朝,不必到政事堂視事,有事皇帝讓人去他們府上請示。

其實,這就是很直接的讓他們滾蛋在家養老的意思。

現在裴寂和封德彝兩個,基本上天天進太極宮,跟著太上皇李淵搶地主、打麻將,吹拉彈奏的。那個樂隊沒了李超,依然還玩的很嗨。

李世民對此表示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