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廷很缺錢,首富李超卻很缺人。 .更新最快
灞上李家全國擁有八千多家產業,涉及方方面面,擁有的奴隸、工人等多達三十餘萬。可李超現在卻依然在那裡長吁短嘆,“缺人啊!”
李超準備擴大礦產冶煉製造業,可這方面卻是最需要人力的。這個時代的礦產開採技術太落後了,完全就是人堆出來的。
可偏偏李超手裡沒人。
怪不得說唐朝發展不出資本主義,沒有人發展個屁的工業啊。尤其是在唐初,朝廷現在搞均田制,到處搜刮人口,然後分田授地,還搞邊疆大開發。
如今各地州縣,連個乞丐都很少看到了,除非是瘋子殘疾,要不然稍手腳齊全的,哪怕是個大傻子,也被弄走了。朝廷給那些青壯配婚,給他們分田授地,租借種子農具,讓他們墾荒拓地。
就連那些孤兒少年們,也都或由朝廷安排在集體農莊裡,或者直接交給那些百姓寄養或者收養。
大唐現在五千多萬人口了,可朝廷卻依然有許多田地可以分授,因為邊疆有太多的空地荒地了。
均田制,簡直就是工商業發展的死敵啊。
朝廷的政策明顯就是那種古典的農業制度,巴不得所有的百姓,都釘在土地上,自給自足。
大唐初年啊,兼併不嚴重,失地農民少,沒有什麼流民。
尤其是在朝廷大封諸侯後,以邊地置換了豪強們中原的土地之後,大肆赦免奴隸,給那些以前豪強們的隱戶、佃農、奴隸也上戶口分地之後,越發的使得現在用工荒的加劇。
李超覺得自己坑了自己。
以前不搞移民拓荒,不搞什麼搜刮隱戶,不搞什麼奴隸放免,中原地狹民多,沒有土地的百姓還是很多的,李超的工坊什麼的招工,也還沒那麼困難。
可現在,李記雖說全國八千多家產業,擁有三十餘萬工人。但已經算是到了極限,好多的工人,其實都是女工、少年童工這些。
可李超要發展礦產冶煉製造業這些,原來的那些辦法卻不行了。商行和一些小手工作坊裡,用些女工、童工還湊和,這些冶煉製造行業,可是沒法用童工女工的。
剛和朝廷談妥了一單大生意,拿到了大舉進軍這個礦產冶煉和製造業的門票,可李超卻依然面臨著一個大難題,用工荒。
百姓們能分到田地,誰不願意在自己田地裡幹活,一家妻兒老小的生活在一起,多好。誰願意跑到工礦上去幹活。
好像英國人當初是搞羊吃人進入的工業時代。
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其實說到底也是因為晚明的時候人口爆炸,加上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失地農民湧入城鎮,這才讓手工業等有了飛速的發展。
說到底,還是得需要人口。
可現在大唐的均田制,和移民拓荒開墾邊疆兩大制度,卻成了李超想要發展工商業的一個難題。
成為了瓶頸。
隨便挖個大礦產,都需要幾千甚至上萬的人啊。
從採礦,到選礦加工,再到冶煉,再到製造出產品,這整個生產鏈條,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沒有足夠的人,李超的這些佈局就打不開。
甚至就是李超自己要發展自己的領地,也一樣需要很多人啊。
從哪裡弄人呢?
大唐的百姓是別指望了,現在一個乞丐,都被官府給弄去分田授地了。對朝廷來說,大唐剛打下了那麼多的新疆土,正缺人呢。那些邊疆土地空著也是空著,拿來均田授地給無地農民,過幾年,朝廷就多了一塊熟地,多了糧食產出,也多了賦稅。這些流民結婚生子,朝廷人口也增多了,國力也增強了。
反正這些當初還是李超一遍遍跟李世民講的,現在皇帝是堅信不疑的把這條當成國策了。
坑爹啊。
李超現在後悔,這是坑自己嘛。
他現在是大唐最大的封侯,也是最大的工商業主,還是大地主,可沒人。
李超都後悔當初沒把漠南的那些投降突厥人給弄成奴隸了,要不然,花點錢,還能買過來給自己挖礦做工。
“奴隸交易,似乎將成為以後最賺錢的一個生意啊。”李超跟馬周說道。
馬周聽完李超對於用工荒的抱怨之後,也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李超咬咬牙,“我準備聯合各大家族,建立貿易公司。”
“貿易公司?”馬周疑惑,李家不是已經有貿易公司了嗎,南海貿易公司,還有寶島貿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