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註解】:
1。把酒:端起酒杯。
2。歸去:到天宮裡去。
3。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亭臺樓閣,像月中的仙宮。
4。綺戶:雕刻花紋的門窗。
5。嬋娟:美好的形態,這裡指月亮。
【賞析】: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這是一首中秋月夜為懷念弟弟而寫的詞。上片先凌空而起,由賞月問天引出無數奇思遐想。下片則轉筆寫與其弟子由的離情。全詞縱覽古今變遷,橫觀天地流轉,以跌宕流動之筆,寫纏綿惋惻之思,極盡空靈蘊藉之致。這首著名的中秋詞,是久負盛名的一篇浪漫主義傑作。宋人曾稱讚:“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浣溪沙*
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註解】:
1。簌簌(su4):象聲詞,形容棗花紛紛落下的樣子。
2。繅車:繅絲的工具。
3。牛衣:給牛禦寒用的覆蓋物,這裡形容在古老的柳樹下賣黃瓜的人衣衫襤褸。
4。漫:隨意地、不由地。
【賞析】:
元豐元年,徐州地方發生春旱,蘇軾為徐州知州,去徐門石潭謝雨途中作五首《浣溪沙》,此為第四首,描述了沿途家農村風土人情。這首詞寫得很有鄉土風味,“棗花”、“繅車”、“牛衣”、“古柳”等都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全篇文字清新流暢,感染力極強。北宋詞中以農村生活作為題材的不多,這類詞在之前詞壇中是很少見。
*念奴嬌*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
一樽還酹江月。
【註解】:
1。淘:沖洗。
2。亂石:指江邊陡削錯落的山石。
3。雪:浪花。
4。羽扇綸(guan1)巾:古代名士服飾。手拿羽毛做的扇子,頭戴青絲帶的頭巾。
5。華髮:花白的頭髮。
6。酹(lei4):把酒倒在地上祭奠。
【賞析】:
這首詞作於作者謫居黃州,遊覽傳說中的“三國周郎赤壁”時寫下的,借古以抒情;是歷來被稱為豪放詞的代表作的風流名篇。詞人用雄健的筆法描繪了一幅壯麗的祖國山川的圖畫,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片描寫赤壁壯景,渲染環境氣氛。寫得奔放流暢,以白描手法勾出長江勝景。下片懷古傷今,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以自託。由縱古進而論今,慨嘆年華易逝。最後收結全詞中既流露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消極思想,又隱含著不安現狀的憤慨之情。全詞氣象宏闊,語言壯美,是膾炙千古的傑作。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
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註解】:
1。褪(tun4):凋謝。
2。花褪殘紅青杏小:紅色花瓣枯萎脫落了,小小的青杏長了出來。
3。多情:指牆處行人。
4。無情:指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