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戰報之時,愕然,沉默許久,翻出了一本書,將其中的一段話,原原本本的抄了下來。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這句話,出自一本名為孫子兵法的書。這本書,還是方天定自己手抄的,而方毫那兒也有一本,是去年,方天定讓他抄的。
若是籠統的說,方毫已經將這段話中的八戒全部犯了。
兩千人出兵,被埋伏箭殺八百,其後一路被追殺,死傷慘重,逃回去了不足六百人。
方天定知道,那是方毫訓練的精兵。
但是,那不止是方毫的精兵,也是魏國的精兵,是魏國的子民。
訓練那些精兵,也用了魏國無數錢鉑,如今,就這樣葬送了其中的半數。
一封書信,只有那一句話,原原本本的寄給了身重兩箭逃回真定府的方毫。
九月深秋,淌水東遁,方毫病臥床榻。
看著那封信,那一句自己本因該記得的話,這世界上最淺而易見的兵書上,提出的最重要的三大觀點之一。
只是那日,自己為何不記得?為何不記得。
第十一章 逆伐而上
真心覺得對不起觀眾,這一章寫了兩天,我真心覺得不是什麼很難的章節,寫這麼久我自己都沒有想通這件事情。
——————————————————
宋國朝野,一片震動,大敗。而且還是剛剛大勝過的郭德威。
宋帝怒火中燒:“大膽郭德威,為何不聽軍令,擅自攻打魏軍?”
渾然不覺,上一次郭德威做這樣的事情被大加讚賞,一群人圍著讚賞了好幾天。
俗話說的好,好事單一件,壞事串成串。
水師剛剛失利,西面吐蕃卻出來作亂了。
一隊高原騎兵,竟然度過地形複雜的山野,來到了蜀中。
而,蜀中根本毫無抵抗能力。
宋國騎兵,已經訓練了將近一年,似乎應該可以上戰場了,可事實上,除去韓世忠的手下精銳,其他騎兵根本沒有上過戰場。
這一次,恐怕要入蜀了,若說路途,當然不能是從山間穿過。
最後,大隊騎兵分成三路從三條古道入蜀。
而這一次行軍的統帥,竟然是康王。
按理說,王爺是沒有資格,也不應該接觸到軍隊的才對。
事情還要從很多年前說起。張俊一直和康王關係不錯,若是發生所謂皇位爭鬥,那麼張俊必然被算作康王一派的。
當吐蕃騎兵入蜀之時,張俊已經啟程去太原府接替宗澤老將軍了。宗澤老將軍,身體每況日下,恐怕,不長久了。
而朝中大將竟然都無法出兵,兵倒是有,沒有將。
此時此刻,趙桓才想起,當年方天定說過,若是趙構不生在帝王家,定能成一大將。
無人可用之際,趙桓想起了自己的弟弟。為此,趙桓專門到了皇宮一處小院,上了那個閣樓,詢問趙佶。
趙佶淡然道:“天下事,都和我沒有關係了。”
趙桓吃癟,於是,喚來了趙構。
眾多兄弟,大多早夭,其餘的,胸無大志,抑或沉迷酒色,所以,趙桓的兄弟,多不中用之輩。
有一良才已然是難得了。
趙構聽聞,兄長要讓自己出兵,不由激動地顫抖。
但是騎兵,趙構的確不懂,就算往昔經常與各地到京城的將領學習,長長研析兵書,也只懂得步兵,對騎兵一點兒都不瞭解。
走一步,算一步,更何況,還有眾多副將。
就這樣,一個不懂軍事的人,硬生生的被推上了前線,或者說,大後方。
郭德威新敗,一封求罪書寄往朝中,不是奏章,而是一封書信。
擺在了趙桓的桌子上,罪臣不該,傷水師元氣,亂吾皇大業,該當萬死,請貶之。
演的一手好戲,也是朝中為官的精要。
不管如何,在你懲罰前,先吧罪全部往身上攬,攬完了之後你才發現,皇帝不能處罰你,因為不處罰則罷了,真要處罰就是重刑,而當世用人之際,皇帝不會想不通的。
於是乎,郭德威官位不動,望戴罪立功。
於是乎,郭德威,先請罪,所以,無罪。
滿朝文武皆是不滿,討伐聲日日不停。
最後,趙桓一句:“若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