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8部分

最為關鍵。

數個小時後,王元慶乘坐的“共和國空軍一號”專機到達倫敦的希思羅國際機場。

沒有前來示威的群眾,只有英國政府派來迎接他的官員。

1月8日,國際核裁軍大會“倫敦會議”正式召開。

可以說,國際核裁軍大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一次大會。從2027年召開到2036年底達成初步協議,整整耗時10年。在這10年間,不但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規模最大的地區戰爭,大會還數次中斷,直到2035年底,印度戰爭結束,在共和國與美國的積極推動下,國際核裁軍大會才再次進入快車道。

2036年7月,國際核裁軍大會的40多個參與國首次就核裁軍達成集體共識。

全面銷燬核武器不但關係到了全人類的安危,還是歷史賦予的重大職責,只有全面銷燬核武器,才能從根本上確保人類世界的安全,也才能積極促進人類社會的繁榮與發展,各國均有義務做出積極貢獻。

看上去,這一共識沒有多少約束力。

事實上,也確實沒有多少約束力,但是從長遠角度看,這一共識解決了國際核裁軍的一個重大問題,即核裁軍的法理依據。

在此之前,因為各國在核裁軍的基本目的與根本意義上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核裁軍的法理依據一直受到質疑。比如俄羅斯一直堅持認為,全面銷燬核武器不但不能確保人類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反而會加劇人類世界的動盪局勢,造成更加嚴重的災難。從某個方面看,俄羅斯的看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核武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維持國際格局的基石,積極主張銷燬核武器的共和國與美國不但擁有全球大約七成的核武器,還擁有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與戰略防禦力量,全面銷燬核武器之後,沒有哪個國家的常規軍事力量能夠與共和國、美國抗衡,使國際軍事力量完全失衡。俄羅斯積極反對全面核裁軍,也有其自身的安全問題,在絕大部分俄羅斯人看來,如果沒有核武器,俄羅斯沒有任何力量抵抗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陸軍,國家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除此之外,法國也一直反對全面銷燬核武器,因為核武器是法國作為政治大國與外交大國的基礎。

這些因素,導致國際核裁軍會議駐足不前。

直到印度戰爭結束,問題才出現轉機。

首先是共和國宣佈大規模裁軍,將陸軍兵力由70萬裁減到40萬。這一舉動打消了俄羅斯的疑慮,因為40萬陸軍對俄羅斯的威脅要比70萬陸軍小得多。隨後美國宣佈在現有的基礎上裁軍8萬,陸海空與陸戰隊分別裁減3萬、2萬、2萬與1萬。到2036年底,大約30個國家順應國際潮流,紛紛宣佈裁軍。

其次就是共和國與美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完全具備實戰能力。

雖然印度戰爭中,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沒有獲得表演機會,但是隨著以天基攔截系統為主的、具備全球覆蓋能力的第三階段建設工程在2036年初全部完成,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能力達到新的高度。根據共和國國防部在2036年3月份公佈的相關資料,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具備同時攔截2500個目標的能力,加上戰區與戰術防禦系統,足以抵抗最大規模的戰略核打擊。

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也在2036年完成全面升級,建立起了以天基攔截系統為主的全面防禦網路。雖然五角大樓沒有公佈相關的效能資料,但是按照外界估計,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至少能夠同時攔截2000個目標,配合戰區與戰術攔截系統,基本上具備了整體戰略防禦能力。

盾牌的出現,意味著長矛失去用武之地。

2036年5月,作為獨立兵種的天兵正式升級為天軍,成為共和國國防力量中第四個軍種,擁有了與陸海空平起平坐的地位。與獨立兵種相比,軍種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比如直接向國防部申請軍費預算,擁有單獨的軍事基地,較大的人事自主權等等。最重要的是,軍種直接隸屬於總參謀部,在發展規劃上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在慶祝天兵升級為天軍的時候,共和國進行了一次規模罕見的戰略防禦演習。

這次演習,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共和國的戰略防禦能力。雖然按照共和國國防部公佈的訊息,演習不針對第三方,只是為了檢驗共和國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實戰能力,但是在外人看來,同時發射150枚攜帶6枚彈頭與10枚誘餌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然後分三個階段對其進行攔截,根本不是為了檢驗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實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