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3部分

以上。在無法提高鐳射器的輸出功率、指向性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必須將鎖定精度提高到2。5米以內,才能滿足攔截目標的基本需求。

由此可見,天基攔截系統的開發難度遠遠超過了普通人的想像。

實際上,天兵的早期發展與空軍的早期發展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飛機從誕生到成為主宰戰爭的軍事力量,不但用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還經歷了多次技術革命。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渦輪發動機,飛機最多隻是戰爭的主要力量,而不是統治性的力量;如果沒有精確打擊武器,飛機最多隻是毀滅性力量,而不是決定性力量。天兵要想取代空軍,成為戰爭的主宰力量,需要走的路還非常漫長。

作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天兵之一,共和國天兵一直在向前邁進。

與其他戰爭型別相比,太空作戰的節奏更快。

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共和國天兵不但緊急發射了20多顆軍事衛星,建立起針對印度的小型天基衛星攔截系統,還採取一對一的方式,跟蹤監視了印度的10多顆軍事衛星,並且做好了隨時進行打擊的準備工作。

搜到前線指揮部的命令,天兵立即展開行動。

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攔截行動並不困難。

4點35分,攻擊前的4個階段的準備工作全部到位。

沒有任何警告,也沒有任何徵兆,攻擊在悄無聲息中開始了。

雖然這輪攻擊的具體情況一直被鎖在共和國國防部的絕密資料庫內,但是根據五角大樓在戰後公佈的一些監視資料,共和國天兵在此輪攻擊中使用了動能武器攔截系統與能量武器攔截系統,只是使用動能武器攔截系統的頻率更高。這與能量武器攔截系統的技術難度更大,各種相關技術還未成熟有很大關係。

後來,國際航空航天組織也公佈了一些相關資料,遭到攻擊的17顆衛星中,有14顆被徹底摧毀,只有3顆被“癱瘓”。由此可以斷定,能量武器攔截系統的作戰次數不會低於3次,只是無法肯定共和國的天基鐳射攔截器是否具備徹底摧毀目標的能力。如果有,那麼共和國的天基攔截系統的實戰能力又大大提高了一步,因為徹底摧毀目標所需要的能量比癱瘓目標多得多。

由此可見,用能量武器攔截系統對付印度的軍事衛星,帶有很大的試驗味道,而且試驗目的不是攔截衛星,而是攔截彈道導彈與導彈彈頭。如果共和國天兵在此輪攻擊中使用了高能鐳射攔截器,那麼共和國的天基攔截系統就擁有了攔截彈道導彈與導彈彈頭的能力,因為攔截導彈與彈頭,關鍵不是癱瘓,而是摧毀。

不管結果如何,此輪攔截非常成功。

更關鍵的是,印度空軍(印度的軍事衛星由空軍管轄)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因為衛星繞地球飛行有一定的週期,而印度又沒有多少海外軍事基地,共和國天兵是在印度的軍事衛星離開印度本土上空之後才對其進行攻擊的,所以印度空軍最快也要等到4個小時之後才知道其軍事衛星已經被摧毀了。雖然隨著軍事通訊衛星“失靈”,印度空軍會有所警覺,但是通訊衛星失靈是很常見的事情,比如太陽核子異常就會對地球大氣層的電離層產生影響,從而使的面接收站暫時無法收到通訊衛星發出的訊號,印度空軍要想確定軍事衛星是否遭到了攻擊,必須有更多的“證據”。

戰爭要的不是證據,而是機會。

裴承毅要的也正是這個機會。

攻擊在4點35分結束,4個小時之後,也就是8點35分。

如果一切順利,大規模轟炸行動將在8點30分開始,到時候,即便印度空軍做出了反應,導彈與炸彈也落了下來,根本來不及組織抵抗。

收到天兵的作戰報告之後,裴承毅仍然沒有調整作戰計劃。

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所有行動都在按照最初的計劃進行。

直到6點20分,裴承毅才向各級作戰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各級作戰部隊將按照已經下達的作戰命令列動,在8點30分之前展開攻擊,拉開“戰略大轟炸”的序幕。

裴承毅在前線指揮部耐心等待的時候,王元慶則在後方進行外交。

提前開戰,必須有足夠的理由。

雖然王元慶已經“準備”了理由,但是基本外交工作還是得準備到位,不然共和國面臨的就不是戰爭問題了。

卷十 龍騰九天 第51章 放話

2035年7月31日8點,全球目光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