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2部分

已經打到基洛夫城外、南方集團幾乎掃蕩了第耶伯河以東的半個烏克蘭。中東戰場上,共和國陸軍在南方戰線上退守兩河防線、在北方戰線上從伊斯肯德倫撤退的時候,全世界的目光卻沒有集中在這兩個方向上,而是落在了廣袤的太平洋上。

2059年1月7日,在那霸港做了戰前最後休整,並且補充了護航戰艦的西太平洋第一主力艦隊(在以航母為主力的艦隊被編入支援艦隊之前,為了區別,由主力艦領隊的艦隊都冠以“主力”二字)踏上了前去爭奪西太平洋制海權的征程。

僅僅數個小時後,以8艘“長灘”級主力艦為核心的美國海軍第51艦隊(美國海軍仍然沿用了以往的編制體系,即按照作戰方向,將太平洋艦隊分為負責西南太平洋戰區的第三艦隊、負責西太平洋與中太平洋的第五艦隊與負責西北太平洋與北太平洋的第七艦隊,然後在此之下以作戰行動來編成作戰艦隊,為了便於區分,所有臨時性的作戰艦隊均以阿拉伯數字標稱)也駛出了珍珠港。

顯然,美軍掌握了共和國艦隊的一舉一動

因為雙方的軍事衛星系統均已癱疾,而且在第一主力艦隊離開那霸的時候,沒有美國天軍發射的小衛星從西太平洋上空經過,當時也沒有美軍潛艇靠近那霸(真要有的話,第一主力艦隊在與美軍艦隊決戰之前,肯定遭到攻擊,或者因為行蹤敗露而一敗塗地),所以可以肯定,要麼是那霸有美國的諜報人員,要麼是共和國海軍出了叛徒。根據這些線索,軍情局不但搗毀了一個CIA的諜報網,還查出了軍隊內部的幾名叛徒。當然,這些都是看不見的事情,共和國當局也不會高調宣揚。

決戰在及,最重要的自然是決戰戰場。

以當時的情況,很多人都認為,這兩支世界上最強大、也是最怪異的艦隊,肯定會在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決戰,而且會圍繞著島嶼爭奪戰進行。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誰也不知道主力艦在制海海作戰中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而且大部分人都認為,主力艦實際上是按照軍用標準建造的火力艦,因此主要任務是對地支援,而不是制海。更重要的是,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都在前線附近部署了海上基地,而且是好幾座海上基地,而這些海上基地能夠佈置數千架作戰飛機。受此種種因素影響,才會有人認為,共和國海軍想繼續南下攻打提尼安島與關島、美國海軍則想北上攻打塞班島,因為雙方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損失了不少航母,所以會以海上基地支援航空兵作戰,再讓主力艦到前線支援陸戰隊作戰。說到戰術,大部分人都認為,雙方艦隊將爆發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里高海戰之後,100多年來,第一場用艦炮決勝負的海戰。

毫無疑問,這種站在戰場外的分析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或者說過於理想化。

首先從戰場選擇來看,不管雙方是否想在爭奪制海權時、也就是沒有絕對制海權的情況下再打一場塞班島登陸作戰那樣的慘烈戰鬥,都沒有理由將戰場選在馬里亞納群島。因為這麼做,等於將己方的兩棲艦隊與登陸部隊做抵押,即便能夠在海戰中取勝,甚至全殲對方的主力艦隊,也會付出慘重代價,對接下來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透過馬里亞納海戰之後長達數個月的海上交戰,雙方都很清楚群島海域的情況,也知道這裡並不是適合主力艦隊作戰的海域,因此在挑選戰場的時候,交戰雙方都會有所保留。同樣的,對交戰雙方來說,佔領馬里亞納群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與過程,奪取制海權則是手段與過程,所以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在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消滅對方的主力艦隊,才能達到目的。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特別是雙方發起這場海上決戰的主要目的,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決戰海域肯定不會在馬里亞納群島,應該更加靠近菲律賓。

可以說,這裡涉及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菲律賓。

戰爭爆發前就有很多人預測,共和國會在開戰後佔領菲律賓,以此解除本土東南地區受到的威脅,可是直到2058年過去,共和國也沒有出兵攻佔菲律賓,甚至沒有在鄰近的臺灣島上部署多少作戰部隊。雖然說共和國沒有攻打菲律賓也有些原因,比如菲律賓沒有因為其西約集團成員國的身份向共和國宣戰,又比如在戰爭爆發前菲律賓就讓美國撤走了所有具有戰略威脅的部隊,更比如在美國參戰後菲律賓沒有向美軍開放軍事設施,但是這些因素都不應該成為共和國不在乎國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畢竟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國,與共和國的關係素來不好,菲律賓沒有捲入戰爭,以及種種避戰舉措,不是想與共和國修善,而是戰局不太明朗,讓菲律賓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