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技術的科研機構,日本間諜也是搞核武器的工程師。

知道日本在搞核武器,與限制日本搞核武器是兩回事。

美國政府內部,對待該問題也有兩種聲音。以伯克利為首的“鷹派”內閣成員認為,日本搞核武器對美國的威脅並不大,反而能夠牽制中國、馴服韓國,主張採取“放縱政策”,允許日本擁有一定數量,但是不足以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核武器。

以萊斯利為首地“現實派”內閣成員認為。日本搞核武器對美國地危害非常大。將打破西太平洋地戰略平衡。迫使中國採取更極端地國防政策。讓韓國疏遠美國。導致美國成為最大地輸家。主張採取“限制政策”。嚴禁日本研製核武器。

兩派內閣成員地爭論非常激烈。甚至連國會領袖也參與了進來。

弗雷德裡克比較支援萊斯利地觀點。認為日本發展核武器地危害非常大。問題是。美國能夠採取地“限制”措施非常有限。

東海戰爭後。軍政府上臺。日本與美國地關係越走越遠。其實不管執政是不是軍政府。因為美國在東海戰爭中採取了“觀望態度”。沒有給予日本全力支援。所以上臺執政地日本政府肯定會疏遠美國。

日本不是沒有實力地小國。東海戰爭爆發前,日本已經具備亞太地區僅次於中國的國防實力、擁有世界第三地經濟實力,除了不具備核大國的戰略威懾力之外,日本具備世界級大國的所有必備條件。雖然東海戰爭使日本遭受重創,但是以日本的國力,數年內就能恢復國防實力。

隨後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與大蕭條,更加拉遠了美國與日本的距離。

村上貞正上臺之前,包括菅野執夫在內地日本首相都把國家復甦的希望寄託在美國身上,雖然做法不太相同,菅野執夫以補貼地方式支援日本企業向美國傾銷商品、透過濫發貨幣支付WB的欠款以保住日本經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