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8部分

機會。在羅少鵬看來,24軍能夠一口氣打到蘇拉特,就算打不下蘇拉特,也不給27軍出頭的機會。

因為對裴承毅的安排不滿,所以羅少鵬就以部署防線為名,派遣一支偵察部隊向希爾布林方向挺進,摸清希爾布林的情況。

隨著偵察部隊發回訊息,羅少鵬才心服口服。

希爾布林的守軍已經收到了納爾莫達河防線被突破的訊息,知道24軍正在趕來,偵察部隊到達的時候,守軍已經進入防禦陣地,等著24軍送上門去。毫無疑問,24軍的突擊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前出執行偵察任務的偵察兵。也就是說,24軍不可能像奪取納爾莫達河公路大橋那樣,兵不刃血的打下希爾布林。

強攻希爾布林不是問題,如果24軍準備不足,很有可能在希爾布林栽跟頭。

要知道,希爾布林南面就是達布蒂河。

當初,24軍在宋河被印軍攔了下來,就是因為突擊速度過快,把負責架橋的工程部隊甩在了後面,等工程部隊趕到的時候,印軍已經在河對岸修好了防禦陣地。雖然工程部隊準備不充分,沒有考慮到雨季河面寬度增加帶來的問題,對渡河作戰產生了影響,但是24軍盲目突擊也是主因之一。羅少鵬再狂妄,也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痛。

裴承毅及時叫停,正是要讓工程部隊追上24軍,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冷靜下來後,羅少鵬也不得不承認,他比裴承毅差遠了。作為戰地指揮官,把握戰場局勢的能力還不如遠在萬里之外的前線總指揮,不管羅少鵬對裴承毅有多大的意見,他都得承認裴承毅的軍事才華。

下午,工程部隊追上來之後,24軍才繼續前進。

雖然布林布林的守軍已經炸斷了達布蒂河上的大橋,在防禦陣地上嚴陣以待,擺出了背水一戰的架勢,但是24軍有備而來,不是盲目突擊。更重要的是,羅少鵬知道印軍想給24軍迎頭痛擊,而且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戰鬥開始的時候,突擊部隊只有1個營,遇到印軍抵抗之後,立即撤了下去。隨後羅少鵬陸續派了幾個營上去,而且嚴格控制各個營到達的時間,讓印軍相信,24軍並不知道希爾布林的情況,是在快速行軍中突然遭到抵抗。此舉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印軍老老實實的呆在防禦陣地上,準備抗擊24軍的主力部隊。24軍的主力部隊沒有去希爾布林,而是帶著工程部隊以越野行軍的方式去了希爾布林東面大約30千米處的達布蒂河北岸。讓偵察部隊以泅渡的方式過之後,羅少鵬讓主力部隊在兩翼部署防線,然後讓工程部隊架橋。傍晚,第一座機械化浮橋通車,主力部隊開始過河。隨著第二座浮橋在2個小時後通車,主力部隊過河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半夜,24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列達希爾布林南面河對岸。

隨著天色再次放亮,當印軍發現24軍的主力部隊已經渡過達布蒂河,徹底包圍了希爾布林之後,立即喪失了抵抗意志,向24軍繳械投降。

可以說,這場從9月5日夜間到9月9日清晨的突擊行動,充分展現了24軍的突擊能力,也充分證明了羅少鵬的戰術才能。

也就在這個時候,裴承毅第二次干預前線戰鬥,讓24軍停止前進。

按照作戰計劃,24軍也確實應該在這個時候停止前進,把突擊任務交給27軍。

問題是,在羅少鵬看來,24軍的戰鬥力還很旺盛,就算不休息,也能堅持到9月10日之後,沒有任何理由讓24軍停下來。只不過,與前一次不同,羅少鵬已經對裴承毅的軍事才華有了直接瞭解,也就沒有那麼激烈反應。

裴承毅讓24軍停下來的理由很簡單:突擊打得太快了。

突擊行動不是一口氣衝到底,嚴格說來,突擊行動不是戰爭目的,而是戰爭手段,任何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如果達不到目的,手段再好也沒用。

裴承毅讓24軍突擊的目的是什麼?

顯然不是讓24軍去攻打蘇拉特,因為以24軍的實力,打不下蘇拉特。

按照前線指揮部的部署,24軍的突擊目的是打通前往蘇拉特的進攻路線。”進攻路線”不僅僅是一條交通線,還得是一條能夠為前線部隊作戰提供保障的交通線,而且是一條安全有保證的交通線。

一般情況下,運輸能力更大的鐵路線才是主要交通線。

問題就在這裡,24軍是沿著公路線突擊的,根本沒有控制鐵路線。也就是說,到達希爾布林的時候,24軍沒能打通從博帕爾通往希爾布林的鐵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