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告訴弘德夫人,自己或許還有回到長安的可能,但回到長安,最多也不過回李家給那個白痴家主做個侍衛而已。一輩子也就這麼回事了。
“我是敦煌戍卒。”斷箭無力地說道。
“你是敦煌戍卒?這怎麼可能?你武技這麼好,又打了很多年仗,怎麼可能是個戍卒?”那女子非常驚訝。
斷箭不想解釋,黯然長嘆。
“你好可憐哦。”那女子靠到車座上,同情地望著他,忽然幸災樂禍地笑起來,“老天長眼,像你這麼卑鄙無恥的人,本來就應該受到這種懲罰……”
斷箭知道她又要來挖苦自己,馬上打斷了她,“你有話就快點告訴我,我要回敦煌。”
“對了,把正事忘了。都是你,一個大男人哪來許多廢話?把我都搞糊塗了。”那個女子立即倒打一耙,氣哼哼地說道,“不要打岔了,我要說正事了。”
=
“我不願意嫁給大可汗,也不願意看到突厥汗國分裂。突厥分裂了,大漠上就會狼煙四起,很多人都會死,我不能讓這種事發生,所以只好出面向大漠諸族部落求援,希望聯合他們的力量,迫使室點密和燕都同時做出讓步。”
“要想讓兩個人都讓步,就要讓兩個人都能達到目的。現在室點密急不可耐要西征,而燕都則希望突厥汗國繼續維持由‘東部突厥承繼大可汗之位,西部突厥承繼大葉護之位’的傳統,從而維持突厥汗國的完整,為自己的南征創造條件。”
“室點密西征,首要目標是佔據巴克特里亞,只要佔領這一地區,他西征的最大目的也就實現了。據室點密的估計,要想完成這一攻擊目標,大約需要三到五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他需要突厥汗國的穩定,需要東部突厥的支援。”
“大可汗燕都的首要目標則是鞏固大漠的穩定局面。大漠是突厥人生存和發展的地方,是突厥汗國的根本,突厥人只有穩定了大漠,才能向外拓展疆域。在燕都看來,只要東西兩部突厥不分裂,他就可以乘著室點密忙於攻打波斯之際,把東部突厥的勢力延伸到西域境內,從而最大程度地增加東部突厥的實力,這樣即使將來室點密繼續以分裂突厥汗國來威脅自己,他也不用害怕了,因為他已經具備了獨自南下征伐的實力。”
“所以,目前無論是室點密,還是大可汗燕都,為了實現他們的目標,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都需要一個完整的突厥汗國。但是,此刻兩人的矛盾已經激化,誰也不願退讓,誰退讓,誰就可能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室點密如果發現柔然、鐵勒、高昌、吐谷渾等部落都支援大可汗燕都時,肯定會擔心東部突厥乘機進入西域,擔心燕都和波斯人聯手夾擊他。事實上,形勢的確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燕都一旦控制了西域,他勢必要剷除可能導致突厥汗國分裂的隱患,他會毫不猶豫地攻打室點密,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
“如此一來,為了維持突厥汗國的完整,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突厥汗國推出第三股勢力,在突厥汗國形成三足鼎立的制衡之勢。這樣,室點密不用擔心燕都對他不利,而燕都卻因為大漠上的很多部落支援另外一股勢力,實力有減無增,也無法出手攻擊室點密。第三股勢力的突然崛起,會改變突厥汗國兩雄相爭的局面,短時間內應該可以維持突厥汗國的穩定。至此,室點密和燕都為了各自利益不受損失,只能選擇妥協,各自答應對方的要求。”
=
斷箭暗自驚駭,對眼前侃侃而談的女子不僅敬佩,更感到恐懼。他現在懷疑自己的判斷,他覺得對面這個戴著金色面具的女子可能就是薩滿聖母,其他人不可能對薩滿聖母阻止突厥汗國分裂的計策知道得如此詳細,瞭解得如此透徹。
薩滿聖母在大漠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以她擁有的神力和智慧,她的確可以說服大漠上那些野心勃勃的、或者居心叵測的、或者希望大漠長期穩定的部落首領們,攜手結盟,共同支援一個頗具實力的強悍人物,以緩解突厥汗國的分裂危機。
“阿史那佗缽是土門的第三子,性情溫和,才華出眾,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在突厥汗國有很高的威望和實力。他不但是薩滿教、拜火教的信徒,還是虔誠的佛教徒,對佛學非常痴迷。此人和性情暴烈的燕都比起來,無論在都斤山的王庭,還是在大漠諸族部落中,都很受擁戴。”
“阿史那佗缽就是突厥汗國即將崛起的第三股勢力。”
“這次我親自出面,拜訪大漠上的柔然、鐵勒、高昌、吐谷渾等諸族部落首領,就是為了說服他們支援阿史那佗缽,讓他成為承繼突厥汗國下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