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額大量上升,各種物資價格也水漲船高,朝廷的收入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大周朝廷因此控制了各類物資向大漠的流動,抓住了突厥人的命脈,對突厥人的威脅非常大。”

“宇文護推行的這個政策,讓朝廷受益,讓門閥豪族受損,其朝野上下的矛盾之大,鬥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宇文護當然知道朝野矛盾太大,不利於大周穩定,但大周的安危,宇文家的江山,都在他的手上掌控著,他不幹也的幹。對宇文護來說,要想確保大周的安危,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強國力,而增強國力就要增加財賦收入,增加財賦收入就要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平衡。朝廷收入增加了,自然就有人收入減少了,誰來承擔這個收入減少的損失?均田戶的賦稅徭役本來就很重了,不能加。佛、道兩教的收入也不能動,不但如此,朝廷每年還要從財賦總收入中調撥大約三成的錢財給他們興建修繕廟宇,這一塊也不能動。最後能動的只有大周最富的門閥豪族了。”

“不過,宇文護非常謹慎,為了避免矛盾激化,他僅僅在商貿這一塊做了調整,以期增加收入,遏制突厥人,但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調整,也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對抗。”

“門閥豪族權勢太大,有的在京師朝廷,有的在地方州郡,各人有各人的利益,各地方有各地方的利益,各派系有各派系的利益,即使是權傾朝野的宇文護,也無法鎮制他們,所以,宇文護的命運,宇文家的命運,正在經受一場狂風暴雨的考驗。”

“大齊國同樣如此。雖然大齊很富裕,但長期的商貿限制,讓朝野上下怨聲載道,尤其是矛盾重重的漢人和以六鎮為主的鮮卑人,更是以此為藉口,不遺餘力地打擊對方。”

“現在,你明白了吧?”薩滿聖母望著斷箭笑道,“利益,一切都是因為利益。只要齊、周開啟國門,推進商貿發展,當前的各種危機才會慢慢消失。”

“但是,這樣一來,你們突厥人的鐵騎總有一天會殺進長城。”斷箭冷笑道,“你以為我真的什麼都不懂?自和親以來,大周每年進貢突厥人絹繒絲帛十萬段,大齊自晉陽之戰後,也是每年送給突厥人絹帛十萬段,僅這二十萬段絲絹就足夠你們突厥人衣食無憂了,為什麼你們還要貪得無厭,步步緊逼?”

薩滿聖母愣了片刻,嘆了口氣,“我也不知道。其實,不知道這些事,稀裡糊塗地活著,比知道這些事要好得多。你現在知道了,又能怎樣?我能讓突厥汗國不分裂嗎?你能確保大周的安危嗎?我們都不能。”

斷箭閉上眼睛,悲憤不已。

註釋:

河南道:

河南道又叫吐谷渾之路,或曰青海路,或曰河南道,或曰古羌中道,在南北朝時期曾經成為絲綢之路主幹路段之一。

河南者,河南國也。魏晉南北朝時期曾被稱河南國的,只有乞伏西秦和吐谷渾兩個政權。乞伏乾歸與其子乞伏熾盤稱河南王的時間極短,而南朝宋、齊、梁各代封吐谷渾君主為河南王的傳統持續了一百多年,所以,在正史及其它各種文獻中,河南國基本上是指吐谷渾。

吐谷渾的國界一度很大,其東至疊川,西鄰于闐,北接高昌。吐谷渾把勢力伸展到塔里木盆地的東南緣,可能是在伏連籌時期,即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

吐谷渾在控制了鄯善、且末後,就可以撇開河西走廊,把傳統的西域南道與青海道完整地接通起來。

厭噠人的勢力在塔里木南緣受阻於吐谷渾,在塔里木北緣受阻於柔然,於是出現了厭噠、柔然和吐谷渾三種勢力分割環塔里木各綠洲國家的局面。

拜占庭:

公元395年,內憂外患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希臘時代名叫拜占庭,所以人們把東羅馬帝國稱為拜占庭帝國。

波斯:一般指伊朗,廣義上則包括今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等地。

粟特人:

粟特人原居地本在蔥嶺西的河中地區,早在南北朝時期建立了康、安、米、曹、石、何等城邦,漢文載籍謂之昭武九姓,這些國家位居亞洲腹地的中心,當橫亙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樞紐,乃是絲綢——黃金貿易的最大轉運站,諸國因之致富。

粟特人以善經商聞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