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武德、襄陽礦社的海運後,和三家形成對立趨勢,由於海運的高成本,從一開始,整個帝國的海外運輸就處於三巨頭壟斷地位,新生的小商社或者傳統商社都只能開一兩條固定透過,尤其是淮安和安泰,東泰(上海)到錫金,安泰到南浦,青島到釜山之類的短程通道,而京華、民生、東南三家則是在整個大漢帝國海域內的運營,其中民生首先開通的安泰到蘇格拉底的航線,雖然每年只有二十艘船,卻佔據了整個東西方海上貿易份額的六成。

荊州武威集商社在華夏二十二年新推出的五梔寶船,單艘造價就三十四萬銀元,如果以這種寶船形成主要的運輸船隊,至少需要三十艘,而能夠支付這樣大量的資金,也只有帝國內的巨型商社。

京華商社在亞細亞皇家銀行的貸款和扶持下,一次性向荊州武威集商社購買六十艘五梔寶船,表面上是用於和民生商社搶奪市場份額,實際上,由於民生運輸集商社的母商社——江南民生集商社和皇室之間的關係,京華商社的一次性購買六十寶船的主要目的是用於未來和亞漢省之間的貿易往來,而和民生商社之間也形成了良好的分配,京華商社以安泰為基地,民生則主要負責長江經濟區域和西方的貿易,而東南商社則掌握主要的廣州與西方之間的貿易,三家巨型運輸商社幾乎將整個帝國海洋貿易的運輸業務控制在手。

在三家巨型運輸商社之外,東方雖然也是巨型的運輸商社,但海上運輸業主要集中短程,並不涉及利潤更加巨大的遠洋運輸,而安泰鑫、遼州海馬、江南信眾等中小海上運輸商社則和東方運輸集商社一樣,專營短程航線,躲避三大巨型運輸商社。

京華運輸集商社在馬良的控制下,依靠皇室財富在短短兩年之類就成為整個帝國運輸業的六大巨頭,並且是水陸通吃,但京華卻沒有實施暴利,而是走平民路線,劉協在同意成立京華運輸集商社的時候,就明確表態,京華的目標是讓整個大漢帝國的子民都擁有飄洋過海的機會,並且用貨物貿易的利潤填補客輪的缺損,和民生、東南另外兩家商社一起大力推動遠洋遊行,讓帝國子民可以透過遠洋運輸抵達世界各地。

第十一卷 帝國動盪 第二十七章 黨派門會

華夏二十三春三月,在送走劉逸領銜的遠東遠洋探險綜合艦隊之後,劉協終於在連續一年的忙碌後,得到了一絲喘息。

遠東遠洋探險綜合艦隊是大漢帝國迄今為止派出的最大的探險艦隊,擁有太學府、長江學府、京都理工學府、京都農業學府、中央帝國學府等十二國內頂級學府學者組建的三百六十二人的大型學者團隊,涉及各個學科,此外,以陳群之子陳泰為中將軍,以姜維、趙統、馬逸等十二位年輕少將軍的探險艦隊護衛軍也跟隨艦隊前行。

整個艦隊的總人數達到三萬兩千人,沿海岸向已經建立的遠東港而去,在遠東港提留半個月,對遠東省進行勘查後,他們就會前往麥金山港,最終在二十三年的秋天抵達西長安港(今天的溫哥華),在那裡,他們會停下來,建立一個初步規模的城市和中型港岸,在那裡,他們就會開始第一輪駐紮,然後學者們在護衛軍的保護下,對整個亞漢利亞洲進行考察勘測,以大量物資做為禮品和當地原住民避免戰爭,爭取在兩到三年初步勘察完亞漢利亞洲的大概地理情況,為移民做出判斷,在此後,新一輪更大規模的探險將以此次探險為基礎,舉行為期二十年的全面勘察,為最終建立統一的亞漢省打下基礎。

到了五月,劉協終於開始準備讓國民院透過《帝國合法組織管制法》和《參政黨派管理法》,在幕僚院和參政院內不斷舉行的數百次會議中,劉協已經完成了對黨、門、派、族、家、團、社、會八種不同合法組織範圍的界定。

黨,任何參與政治行為。擁有統一而鮮明的符合帝國法律和利益的政治目標,並希望參與或主持國家管理的組織。

門和派即帝國內學術流派和武術流派自行組建的組織,族為宗族,家為以夫妻家長為核心。擁有直系血緣關係組建的社會基礎單元,團以宣傳道教和保衛道教真理而存在的傳教組織,社以經濟核心和聯絡為基礎建立的合法組織。會即包含學會、工會、商會、協會等在內的廣泛利益協調機構地組織。

其中以黨組織的建設和規制為此次大規模討論的核心所在,什麼樣的黨為帝國合法組織,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規則,應該遵守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運作。

劉協首先排除地域、家族的限制,明確表明要想建立黨組織,必須擁有明確的符合帝國法律和利益的政治目標,並以執政利國,為帝國子民服務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