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辛苦二十年也未必能夠完全處理,長皇子性格柔和,精於內治,善守能攻,也是最合適的人選啊!”

周瑜問道:“既然皇上早有定論,為何還要幾位皇子外出遊學?”

劉協答道:“那是讓他們鍛鍊下,朕打算讓劉逸去巴比倫,代中央處理西亞和中亞事務,甚至是歐羅巴洲一些事務也由他出面代大漢帝國和亞細亞邦聯國出面處理,他啊,是個征戰四海的好料子,留在帝國內處理帝國的治理,那沒有用到位置上,巴比倫王的位置就很適合他!”

周瑜道:“臣之所以支援次皇子,那也是從次皇子身上看到了聖上風采,行事處理事務,無一不像聖上,故才鼎力支援,絕非因臣和孫家相交私誼!”

無論是劉協親自處理,還是劉巍來處理,孫堅這次是肯定逃不過這一難了,若是劉協處理,孫堅還能留個活路,若劉巍來處理,做為劉逸的主要支持者,孫堅是難逃一死,孫家整個地位都要大打折扣,周瑜也是判斷的很清楚,索性迅速和孫家劃開距離,以免日後劉巍上臺之後,再和自己過不去。

周家在大漢帝國不是他周瑜一個人,那是上下幾百條人命,周瑜心中清楚的很,就算他和孫策關係再好,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出面保他們。

劉協何嘗不清楚周瑜這話的言下之意,微微笑道:“朕和以往的皇帝不同,不喜歡一個皇帝位置做到老,該讓的時候,朕也不打算留念,如今既然定下來了,朕就希望巍兒能夠接上來,這次的軍貪之事,具體的處理意見,巍兒和朕也說了,朕非常不同意,但朕也清楚,他的處理方法更穩,畢竟軍隊和治略府不同,而且朕的身體最近也不好,說幾句話啊,就感覺很累,想來想去啊,朕決定這個事情就交給他處理,他在後面決議,你們多幫他思量下,把事情都準備好,等朕身體好了,再正式處理此事!”

周瑜點頭,示意明白劉協意思,復問道:“那北方的事務呢?”

劉協道:“都讓巍兒去考慮吧,他有決策,自然會讓陳群稟報給朕。”

才說了幾句話,劉協就感覺非常勞累,揮手讓周瑜下去,一個人留在御書房內閉目養神。

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劉協多少有了些疲倦,皇帝的位置雖然好,但做的久了,那種疲憊和麻木,確實讓人很不舒服,想了想歷史上那些明帝到了晚年的荒唐和敗筆,劉協意識到,自己也該逐步讓劉巍嘗試接手國家大事了,在劉巍成熟之後,自己保留教皇和亞細亞大帝的職務,再回到巴比倫,務必將道教和漢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為後人留下足夠的空間。

和大漢帝國皇帝不同,教皇和亞細亞大帝都是終身制,而大漢帝國皇帝卻只能做到六十歲,在前任教皇和亞細亞大帝逝世後,將由現任大漢帝國皇帝接任,這樣的大漢帝國皇帝就是集三帝於一身。

這個思路也是劉協用來制約後任皇帝過分荒淫無道的策略,對於後面的大漢帝國皇帝們而言,做了大漢帝國的皇帝也只是人生的一個開始。

大漢帝國的權利分為軍、法、宗教三種權利,劉協對大漢帝國的規劃,希望最終皇帝保留軍權和宗教權利,法權中分為立法、執法、司法三種權利,皇帝透過景山基社和宗教權利,部分掌控立法、司法權利,而執法權力即正常的行政權利徹底剝離給治略府。

國民院完全掌控立法權力,當然這是皇家掌控部分票數的國民院,在國民院正式運作之後,劉協希望能夠透過大漢帝國大法典,將法律分為典、律、法、約和策五個強制程度,典是最高法案,律是基本法案,法是具體和專業法案,約是細則管理條例,策為最後等級,沒有國民院和皇帝的雙重認可前,沒有完全的法律效應,但一旦得到雙重認可,策就可以成為要求法、約進行強制和定期內修訂的根由,並且更改後的法和約必須符合策的內容。

大漢帝國的典只有一部,要想對典進行修改,難度是巨大的,劉協希望把票數定到九成,只有國民院九成的票數統一,才可以修訂大漢帝國大法典,而律、法、約則一路降低,律為七成同意票,法要求六成同意票,約則只要求半數透過即可以完成修改。

劉協希望自己任內能夠完成這些事情,將皇權和法權進行一次平衡,給劉巍和後代留下一個平衡的政治框架,為他們的治理和發展提供保障。

劉協有意將軍貪之事交付劉巍處理,既是一種對劉巍的鍛鍊,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劉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一種躲避,畢竟事情發展到今天,完全是自己對軍隊和老將的寵慣造成的,而自己過分強調反腐的名聲又不允許自己放過這些人,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