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位娘子軍,多半體格健碩,只有七位男生,其中兩位還是後來的,個個瘦小單薄。

三十多年過去,我們村一干人掙扎了半輩子,沒出一個“人物”,在無數生活軌跡各異,境遇也不盡相同的老知青中,小周無疑是最普通的一個。

小周個兒不高,身體瘦弱,眼睛近視但不肯戴眼鏡,見了熟人快碰上鼻子才認得,說話有點口吃,走路外八字。但他動作敏捷,腦子靈活,幹活兒不惜力,心眼兒極好,且熱情外向,很得我們那幫厲害的女知青的稱讚。

我們插隊的那個村子叫“石窯”,和史鐵生筆下“遙遠的清平彎”差不多。

石窯的知青都是老初一、初二的,沒什麼文化。剛下鄉時知青關係有點像當時的國際形勢,撲朔迷離、錯綜複雜。男生頻生戰事,女生時有口角,男女生之間持續冷戰,偶爾還與當地知青或外村知青引發爭端,後來這種局面因小周的緣故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下鄉不久,小周收到父親病危的電報,匆匆請假趕赴北京,回來的時候臂上戴了黑紗。他簡單地告訴我們,父親患得是腦溢血,眼看快脫離危險期了,病情卻突然惡化。萬幸的是,他總算見上了父親最後一面。

小周是搭隊裡進城的毛驢車回村的,只見車上大包小包裝得滿滿的。“這小子,把西單商場都馱回來了!”我們聞訊湧進男生住的窯洞,看小周就像一個腳伕,把千辛萬苦從北京揹回來的手提包一一開啟,將我們親愛的父母託他捎來的東西挨個送到大家手上,十幾個知青人人有份。

那天是我們插隊以來最盛大的一個節日。在食品極其匱乏的年代,插隊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人都像餓死鬼。當時有知青的家庭,父母都會把那些平時捨不得買或憑票供應的稀罕吃的攢著,如芝麻醬、肉鬆、糖果和醬菜等,千方百計帶給他們正長身體卻在鄉下什麼也吃不上的孩子。

我記得那次母親給我帶的是白糖和月餅,貨真價實的一大包,很有些分量。

據說小周在辦完父親的喪事後,跑遍城郊走訪了全組十四個家庭(知青中有一對兄妹和一對姐妹,還有的家已不在北京),見到了每一位惦記著遠行兒女的父母。父母們最擔心的是我們能否吃得飽,農活累不累,會不會被人欺負,甚至能想象家長見了小周就像見到自己孩子一樣的心情,恨不得傾盡所有,多給我們帶些吃的。小周強忍喪父的悲痛,詳細描述了我們在陝北的生活,走進十四家,同樣的彙報就得說十四遍,同樣的囑咐就得聽十四回。就這樣帶著十四家親人的牽掛和重託,小周把裝得瓷瓷實實的五六個大手提包用繩子繫牢,前兩後三地搭在少年人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單薄消瘦的肩上,踉踉蹌蹌地上了西去的列車。從北京坐硬座到西安,從西安乘“悶罐”到銅川,從銅川再乘長途汽車到延安,最後才坐上隊裡的毛驢車。一路上他歷盡艱辛,每次轉車都咬著牙揹著沉重的行李進站、出站,不但沒有人給他搭把手,還要時刻提防東西被人偷或搶了,連個盹也不敢打。實在走不動了,他就解開繩子,把沉重的包倒騰著一步步往前挪。後來我想,家長們當時也是昏了頭,只顧心疼自己的孩子,怎麼就讓一個十七歲的瘦弱男孩幾千里路帶這麼多東西,也沒有想想他怎麼拿得了?

牢牢地記著長輩囑託的小週迴到村裡,自覺地成了村裡的維和部隊,他閃光的品格就在那次探家後逐漸顯示出來,只要是知青集體的事,無論擔水、打柴、種自留地還是進城買糧,他都主動承擔,誰要是和別人有了過節結兒,他都苦口婆心地勸解。我們從此再也沒有發生大戰,直到最後一名知青離村,始終是一個充滿友愛的集體。那種兄弟姐妹般的情誼,一直保持到現在。那時,我們連家裡捎帶來的吃的都要拿出來共享,更沒分過灶,這在當時的知青小組中是很少見的。1970年招工開始後,大家陸續各奔前程,有的參軍,有的當工人,有的上大學,有的病退回北京,先走的人若趕上夏收、秋收,分什麼東西都不拿,全部留給隊友。

同學小周(2)

陝北土地貧瘠,普遍廣種薄收。勞動地點通常離村很遠,有時候要走出7、8裡地。為了不耽誤工夫,天不亮就要下地,兩頓飯都在地裡吃,由半大後生回村“尋飯”。知青“尋飯”的任務常由小周承擔。知青不會做飯,特別是不會伺弄拉風箱的柴火灶,往往是人家的飯都擔到地頭了,我們的火還沒點著;當老鄉捧著黑瓦罐狼吞虎嚥吃完飯心滿意足地抽菸袋時,肚子已餓癟的知青才遠遠看見小周擔著兩個明晃晃的白洋鐵桶,搖搖擺擺地爬上山樑。

兩年後招工開始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