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表求婚,就是看每個女孩都喜歡,就湊合買了個送你。要我看,這跟碎玻璃沒啥區別。

這麼一說,阿紅的臉唰的一下又陰了起來。

梁庫帶著老媽去逛街,回來又跟著老媽一起摘菜、拌餡、包餃子。

老媽悄悄趁梁庫不注意,包了一個大棗在餃子裡,等阿紅回來了三個人一起吃,按著風俗,誰吃到了,誰就是喜事臨頭,當然這個喜事在梁庫和阿紅來說,一定是早早結婚生子了,所以這個餃子一定要包得大一點,餡多一點,一定要讓梁庫和阿紅吃到。

梁庫早偷眼看到了老媽的舉動,為讓老媽高興,又趁著老媽不注意,多包了七、八個大棗在餃子裡,這樣就可以確保自己或是阿紅能吃到了。

可沒曾想,不知情的阿紅一連吃到三個包了大棗的餃子,阿紅是知道這風俗的,每次咬到必然高興的叫出來。

可她卻不知道梁庫作了弊,惹得老媽先是高興後是懷疑,怎麼多出這些個大棗來?一定是梁庫這小子乾的好事,註定這一餐是充滿了連笑帶罵的天倫家宴。

就在悄悄關門離去的那一刻,不知為什麼,梁庫忽然有一種再看一眼老媽和阿紅的衝動。

兩個青年再一次踏上了解局之路。

與上次離開稍有不同的是,他們不約而同的向身後的城市凝望許久,好像有了什麼預感,他們這一次踏上的,也許真的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

第六集 廣元古鎮 第七章 這小子太壞

廣元古鎮之所以叫廣元古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它本身的確有著近千年的歷史;二是現在即便已經到了飛船上火星的年代,它的城市面貌仍保持著古老的建築風格。

這從居民們相當頑固的生活習慣就能看得出,他們寧可耗時費力佔空間的去蓋青磚灰瓦的四合院,也不願意住到充滿時代氣息的高樓大廈裡。

從而讓廣元古鎮的面積無休止的向外擴張,除了名字,早已經不是小鎮的級別了。

在全鎮上下的這種超乎統一的建築氛圍中,只有一處例外,那就是這裡象徵著絕對權力的檢察院。

雖然設計者考慮到與全鎮的格調和諧,把樓頂處理成古代宮殿式的飛簷翹宇,但底下支撐它那十幾層的生冷城堡式建築,又讓它在整個城市中,如同虎臥羊群般特立獨行。

負責監督法律公正的檢察院不是隨便設立的,只有夠級別的城市才有。於是自從它設立那天起,這裡就成了周圍方圓百十里廣大平民百姓的訴冤中心。

來的大多都是上無關係、下無門路的農民,他們依舊用最古老的方式來訴說各種不公,在他們的眼裡,這檢察院就是古代的衙門,不同的是,這個衙門沒有可供喊冤的擊鼓升堂,而且想進入那扇有荷槍實彈武警把守的大門,簡直比登天還難。

但含冤的老百姓們仍是對之鍥而不捨,就像工廠裡的導班輪休,今天李家,明天張姓,真是風水輪流轉,冤情永不斷。

今天來喊冤的還是位農民,準確點說,最近一段時間都是這個農民在這裡當班,而且是位上了年紀的老農,破衣爛褲的提著一個髒提包。

檢察院門前是不准許逗留的,老農只能蹲在檢察院門前、橫街的對面人行道上,把自己的冤情歪歪扭扭的寫在了一塊揀來的破紙片上,大概內容是這樣的——老農僅有的一個兒子到城裡建築工地打工,因為包工頭沒有足夠的安全設施,又逼迫民工高空作業,老農的兒子在高空作業時墜落,導致雙腿癱瘓,卻沒得到包工頭的一分賠償。

兒子傾家蕩產的籌錢去打這官司,卻被包工頭子裡外買通,一紙判書下來,說是因為雙方沒有簽定僱傭合約,老農的兒子無權索賠。

真是沒了道理,不籤合約本就屬於包工者的違法行為,卻硬是算在了老農無辜兒子的身上。

老農一股肝火衝腦,下定決心要給兒子討個公道,於是風餐露宿的趕到這裡,期待著過往路人的關注,期待著深居在檢察院裡的青天大老爺,能有朝一日開恩關顧。

一連幾天,沒等出青天大老爺的半個屁,卻等來了一個瘦得像麻桿一樣的青年。

那青年人長得雖然有點其貌不揚,但鼻樑上架著的一副眼鏡,卻讓老農頓時感覺出這青年的分量來,因為在老農的意識裡,凡是有資格戴眼鏡的都是讀書人,會讀書的人當然不是普通人。

青年不說話,把夾在腋下的一卷東西在老農面前鋪開,這是一大張壓著塑膠薄膜的厚紙,上面寫滿了激情奮揚的血紅大字。

老農是認得幾個字的,張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