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期待,同時在曹操的內心深處,一個奇怪的思想,漸漸佔據了上風。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一部 少年遊 第二八四章 亂亂亂(一)
更新時間:2008…9…4 10:14:45 本章字數:5673
場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張掖下了整整十天。
得到了春雨的澆灌,綠油油的牧草生長的格外繁茂,煥發出勃勃生趣。
一隊騎軍風馳電掣般的掠過,令那些正在啃噬牧草的牛羊好一陣子驚慌,四散開去。
牧人們本想喝罵,不過當他們看清楚迎風飄展大上的字時,都閉上了嘴巴。
大上掐金邊,走銀線寫著一個斗大的‘盧’字,張掖酒泉敦煌,乃至於剛被佔領的居延屬國,所有將領的旗號上都會顯示出官職,唯有這面大,卻獨此一家。
盧植盧子幹,唯有此人,不需要任何官職的點綴,就足以震懾西域。
自抵達張掖之後,掐指算起來,已經快三年了。
盧植好像整個人都變得不太一樣起來。和當初在陽時鬱鬱寡歡的感覺完全不同,他在這裡找到了他生命中最渴望的東西,那就是開疆擴土,重立漢軍威武之雄風。
自初平元年中,盧植攻佔龍勒,而後兵出玉門關。
初平二年,他帶領三千兵馬佔領伊吾,奪回了早在東漢初年築起的宜禾都尉城,迫使得北天山北麓的蒲類移支兩國遞上降書順表,而後調集兵馬,虎視車師後部。
同時,北天山南麓的車師前部也是人心惶惶,終日不得安寧。
西域五十國大小不等,比如車師前部,被喚作居國,有點類似於希臘早期的城邦。
人口一共也就三四萬人。就算是五抽一,盧植也可以在頃刻間消滅。
西域屬國除了大宛烏孫、烏戈山離、大月氏這樣地國家實力雄厚一些之外,其餘的居國,實力算不得強橫。當年班超憑藉三十六騎就能平定善,足以說明他們的戰鬥力並不算強大。這西域諸國,在漢室強盛時就俯首稱臣,一旦漢室無暇顧及他們,立刻就擺脫漢室的控制。在這天山下自立為王。過的嘛。倒也逍遙自在。
盧植並不急於屯兵車師,而是不斷的向宜禾都尉城中遷移在張掖的流民。
隨著關東大亂,特別是豫州處於動盪中,無數難民在黃劭有組織的引導下,陸陸續續抵達張掖。這使得張掖三郡人口暴增,已經聚集了一百三十萬流民,雖有六十萬頃良田。顯然已經不足以接納這麼多地人口,於是分批地向西域內陸轉移。
宜禾都尉城接納了八萬人,蒲類移支兩個居國,接納了七八萬人。
這幾年,張掖大豐收,糧食並不短缺。盧植不急著擴張,而是迅速地在北天山腳下開墾良田,半年時間中共開肯出三十二萬頃良田。而後迅速被四十萬流民承包。
就土地的問題上。薰俷並沒有做出什麼有益的建議。
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張掖六十萬頃土地。還有這新開墾出來的三十二萬頃土地,全部歸董俷所有。棄置,可惜;但搞什麼分田地之類的事情,顯然不符合包括盧植在內,所有人的利益。而且,難保這流民中有好吃懶做的人,分發出去,卻是浪費。
這時候,隨盧植一同前來張掖地臧霸,卻想到了一個解決的方法。
那就是承包出去,流民可以在田地裡耕種,但是土地的所有權卻是在薰俷的手中。
按照每個人,或者每一戶人家所耕種的土地,在豐收時交納適當的糧食,作為使用田地的費用。如果不能按時交納,那麼對不起,不但無法在第二年得到土地,而且還會受到懲罰。或是被押送至龍勒去做苦工,或者就是被送至軍營中戍邊。
這種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流民的積極性。
土地地使用費並不算太高,好好幹上一段時間,說不定就能積蓄一些財產。
也許連臧霸自己都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小小地建議,卻實際上是邁出了一大步。
不過,這種制度在年初才正式開始實施,效果如何……呵呵,拭目以待吧。
盧植在宜禾都尉城乾的很開心,同時加快了對車師前國領地的吞併。按照他地計算,至明年初的時候,說不定就可以屯兵在車師前國的王城,交河城下了。
就在他興致勃勃忙於這些的時候,居延城一紙書信,把他召回了張掖。
信中並沒有說是什麼事情,只說有大事相商,請盧公速回居延城商議。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