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部分

薰俷攻陷了龜茲之後,就展開了滅佛的手段。

倒也不是他對佛教有什麼看法,只是對於信仰這種事,董俷極為重視。此前太平道興亂,令薰俷就對宗教產生了些許牴觸。張角死以後,留下了《太平清領道》三卷。而何儀何曼作為太平道教徒,曾經是在張角身邊效力的黃巾力士。

張角病故後,何儀何曼已經清醒的認識到,這太平道不可為。

於是帶著三卷《太平清領道》投奔了董俷,並把這三卷天書,獻給了老夫人。

老夫人喜歡黃老之術,所以對太平清領道頗為喜愛。

薰俷曾看過一些,所以對宗教的事情也算是多少有些瞭解。

太平道,想必就是後世的道教吧……董俷是這麼認為的。他不是很清楚佛教何時傳入中土,可是卻知道,由於太平道的關係,至少在百年內,道教休想興起。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佛教才會興起吧。

可是這佛教之中,讓無數人捨棄妻子,又說什麼七情六慾是人世罪孽之本源。

這是董俷無法接受的事情!

人都當了和尚,都去信了佛,那麼這世界還怎麼去發展?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來生的飄渺虛無,本就不是一件什麼好事。而那斷絕七情六慾地說法,更是令人無法接受。七情六慾與生俱來,是天道,是人間綱常。

又拋妻棄子。壞了人倫大道,算什麼慈悲?

而在當時,西域需要發展,需要增加人口,需要人們去奮鬥。所有人都信了佛,那麼西域又該何去何從?所以董俷不得不去滅佛,而且是必須要去滅掉佛法。

但對於西域佛教而言,董俷的滅佛卻是致命的打擊。

為給佛法求一生存空間,摩蘭大師才設法與劉辨接觸,但後來被何太后派人殺掉。

不過。即便是這樣子,也無法阻止劉辨對佛法的喜愛。

這也是後來圖澄能夠留在劉辨身邊的緣故。劉辨在佛堂中。誦讀佛法,寶相莊嚴。

而未央宮外,圖澄表情陰鬱,眉頭緊鎖。

在圖澄的身邊,站立一人。牛山濯濯,卻是武將的打扮,手扶佩劍,正是夏侯蘭。

當初被典韋在陣前俘獲,並且被扔進了天牢扣押。

夏侯蘭以為奇恥大辱,雖回到了皇宮之中。對於董俷的恨意,卻絲毫沒有減弱。

薰俷答應劉辨,讓他可以在皇宮中自行其事。

劉辨雖然已經二十歲了,還保持著孩童的性子。見夏侯蘭回來後把頭髮光。於是就笑著封夏侯蘭為沙門護法。也正因此,夏侯蘭和圖澄走的也就越發親近。

大雪過後地長安夜空,格外的璀璨。

圖澄坐在宮門臺階之上。看著天空中閃爍的星辰,輕聲問道:“夏侯大人,你真的這麼決定?”

夏侯蘭點頭道,“在天牢的日子裡,蘭曾仔細的思考過。有時候就在想,那天如果不是賈詡老兒在,說不定……我覺得,董賊之所以如此囂張,就是因他手握屠刀。加之他武藝高絕,無人能敵。但如果有人能在武藝上抵住他,又會如何?”

“可是,你那好友並不願……”

“子龍這個人,我非常非常的瞭解。他對大王是忠心的,想必不肯答應,還是因為那個田國讓的緣故。如今更好,田豫乾脆不回來,更斷了我和子龍的交情……不過我還有辦法,只需能請得老師出山,由老師出面地話,子龍定會應允。”

“就算趙將軍答應了,怕也不是董賊的對手!”

“不怕,老師武藝高強,有槍絕之稱。於王越鄧展,並稱三大宗師,絕非浪得虛名。我聽說,那薰賊武藝之所以如此高強,還是因得了老師地《指月錄》所賜。”

“哦?”

“若能請老師出馬,與內我等請皇上訓練私兵,名為沙門護法,外與子龍相約……雖不一定能滅得了董賊,但也能打擊他的氣焰。圖澄,我意已決,勿再勸我。”

圖澄那陰鬱的目光,變得柔和了許多。

“若真能如將軍所說,是大王之幸,是我佛之幸。”

“董賊如今已經離開了長安,我估計一段時間之內,怕是不會回來。圖澄不妨請大王出面說項。若能再收買些大臣為沙門護法,效果會更好……我此去冀州,來回需四五個月的時間。大王這邊,就拜託圖澄你來照顧,莫要讓他受到驚嚇。”

“圖澄明白!”

夏侯蘭站起身來,“好了,我這就去收拾行囊,天一亮就會出宮,不再向大王辭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