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1898年3月6日,煥然一新的“元凱”艦重新下水,成了清末晚期船政重要的練習艦。(12)
時至1911年,受武昌首義的號召,中國山河震動,各地接續爆發旨在推翻滿清統治的起義。看似金湯鐵壁的閩江口各要塞、炮臺內,也在醞釀著革命的烈火。當年11月9日,在要塞司令陳恩燾(曾任北洋海軍總管全軍軍械事務委員)的率領下,宣佈易幟起義。當時停泊在馬江內的“元凱”艦,不願參與起義,擔心被民軍封鎖在馬江內,急忙拔錨逃離。後經福建都督孫道仁電報說服,重回船政,成為閩江最早一批易幟革命的軍艦。
1912年4月1日,孫文交卸臨時大總統職務,開始“周遊各省,宣傳主義,發展實業及教育”。在返回廣東故鄉途中,順道參觀船政。4月20日清晨,孫文乘坐的招商局“泰順”號輪船在萬眾矚目中,緩緩進入閩江口,閩江沿岸炮臺鳴21響禮炮致敬。此時,護衛著“泰順”輪駛向馬尾的,是一艘滿旗華彩的船政自造軍艦——“元凱”。
“文以解職旋粵,便道過閩,既感激閩政府暨社會諸君子歡宴迎送矣。到馬江船政局,又荷船政局長沈君希南(沈葆楨之孫。民國後船政更名福州船政局,首任局長為甲午戰爭時曾任北洋海軍“威遠”艦管帶的林穎啟,未到任,由副局長沈希南代理局長)盡禮歡迎,邀觀製造輪機、鐵脅、鍋爐等廠十餘所,乃知從前船政締造之艱,經營之善,成船不少,足為海軍根基。”
經歷過中法鎮海之戰,擔任過革命先行者扈從的“元凱”,此後因艦齡過老,只是充當一些江面巡緝的任務,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現代有論者稱其後來曾被孫傳芳五省聯軍徵用,不確。
中華髮軔之始
船政建廠五年計劃結束後,沈葆楨提出的續造計劃要求,船政必須以每年新造兩艘軍艦的基本速度保持持續發展。組織完“元凱”艦的開工,提調吳仲翔就為下一艘軍艦該如何建造而大傷腦筋。
如果仍然建造如同“元凱”那樣的150馬力炮艦,以船政當時的材料儲備根本不足應付。而如若等到材料籌集齊全後再行建造,一旦從暹羅購買的木料運輸拖延,兩年一艘的計劃肯定無法完成,船政勢必又要陷入發展停滯不前的境地。
左右為難的時刻,船政前學堂第一屆畢業生吳德章、羅臻祿、遊學詩、汪喬年向提調吳仲翔呈送了厚厚一摞圖紙。這是他們幾人自行設計的一型50馬力軍艦的總分圖和輪機圖(輪機、鍋爐圖紙由汪喬年單獨設計、繪製;其他船圖由吳德章、羅臻祿、遊學詩設計、繪製),稟請提調允許他們放手自造圖紙上的軍艦。50馬力軍艦所需的材料自然比150馬力炮艦要少得多,“元凱”用剩的船料造這樣一艘軍艦肯定是綽綽有餘的。這套圖紙適時的出現,讓吳仲翔喜出望外。吳仲翔決定大膽啟用新人,就由這些毛頭小子自己監造自己設計的軍艦,以此保證年造二艦的計劃。和船政此前建造軍艦時的通例有所不同,船政大臣沈葆楨和提調吳仲翔,對這些學生究竟是否能造成軍艦,還多少有些將信將疑,擔心這艘軍艦半道夭折,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敢先起。沈葆楨對於命名的意見是,走著瞧:“俟完工之後,果能駕駛靈捷,臣當再擬船名”(13)。
美術作品:羅星塔映襯中,正在江面航試的“藝新”艦。創作:海軍史研究會 顧偉欣。
1875年6月4日,船政迎來兩件大事,首先是當天“元凱”艦順利下水,另一樁則是船政1875年度的第一艦,學堂學生原創的無名氏軍艦鋪設龍骨,宣告開工。
這艘建造時沒人敢給起名字的軍艦,船政工廠序號為第十七號輪船。從整體設計上看,和船政以往造的80馬力軍艦“湄雲”級非常類似,簡直就是縮微版的“湄雲”艦。軍艦艦首筆直,雙桅單煙囪。主尺度比“湄雲”小了一圈,首尾垂直線間長只有38米,寬5。44米,艙深4。83米,吃水2。43米,排水量245噸,體格之小巧,和北洋當時正在英國定造的蚊子船差不多,是船政建造過的最迷你的軍艦。小軍艦艦體也是木質,用的全是“元凱”備料中剩餘的材料,動力系統採用了一臺自行設計、製造的往復式蒸汽機,功率200實馬力,50虛馬力,配套兩座方形低壓燃煤鍋爐,單軸單槳,設計航速10節(一說9節)。(14)
第十七號輪船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不點,但是吳德章等學生卻投入了自己設計、建造軍艦的全部夢想。十七號輪船的鍋爐、蒸汽機佈置完全按照軍艦的要求,全部處於水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