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出冷汗。
良久,她彷彿虛脫似的,長出一口氣。
“錦繡,準備熱水。”
她平靜地對外吩咐道。
“是。”錦繡在外柔聲回道。
少時,謝吟月泡進精緻的浴桶,霧氣濛濛中,臉上一片安寧。
透過霧氣,她看著前方某處,想:“你放心,我答應過你不會對付郭清啞,就一定會做到。郭清啞,自有人對付她。”
新任戶部尚書吳家,吳青梅被罰跪在靜室。
吳夫人憂心忡忡地問坐在炕桌對面的吳大人:“這樣強扭的親事能成?青梅的脾氣……”
吳大人打斷她道:“若不顧終身,只管由她去。”
吳青梅那日在冰魄寒香湖邊抱住的男子姓章,名定,字懷安,是外地赴京應試的舉人。其祖籍雲州,其父是地方禁軍指揮使,寒門出身,投身軍中數年好容易才混到這個地位。
原本這等人家是不可能出章懷安這樣有出息的子弟的,因章父章母偏愛幼子,事事以小兒子為先,章懷安性情忠厚,從不與弟弟相爭,只一心讀書,真讓他讀出成績來了。
吳青梅出了這等事,吳尚書生氣也沒法子了。
這時空不像清啞前世元朝和明清時期,將宋朝的程朱理學發揚光大,還沒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一說,吳青梅姐妹能在大難中保住性命,吳大人很感激上蒼,哪捨得責怪女兒失了名節。要知道,那天好多人家死了女兒呢,如今都哭得跟什麼似的。
不過,該如何善後他卻猶豫起來:是堅持將吳青梅嫁郭家呢,還是順水推舟嫁給章懷安呢?
正猶豫的時候,他接到女婿夏流星的信。
他當即做出決定:將吳青梅許給章懷安。
章懷安性情忠厚,將來過日子會包容吳青梅的。
吳尚書並未直言要章懷安娶自己女兒,他是這樣處理的:他將章懷安叫來,問他家中可有妻室,可曾定親,可有心儀之人,或者有什麼難礙之處不能娶吳青梅,總之是徵詢章懷安自己意見。
吳尚書暗示章懷安:雖然吳青梅和他有了親密接觸,但當時情形特殊,若他不想娶吳青梅,吳家絕不會勉強他,絕不鬧出謝家當年奪人女婿的事,叫他不要有負擔,據實回答。
章懷安很感動,回說他尚未娶親也未定親,也沒有心儀之人,更在言語間流露出對吳青梅的傾慕,但他話鋒一轉說:“學生雖有高攀之意,但吳姑娘她……讓丫鬟來告訴學生……”
原來吳青梅讓丫鬟去告訴他,她和郭勤之間一段淵源。
她不想嫁章懷安,又不敢對父母說,所以釜底抽薪。
吳尚書神色不變,從容道:“是有這回事。”
遂將吳青梅在江南織錦大會上和郭勤的衝突一節說了,包括此事後續發展,凡是明面上發生的事他一字沒漏,至於吳青梅暗中對郭勤態度的轉變則一字未提。
他又說,吳青梅回京後,他嚴厲斥責了女兒,並和夫人親自去幽篁館向郭織女致歉。若郭家此時上門提親,他說不得便要將女兒嫁郭家。不過,看來是他想多了,郭勤和吳青梅彼此有了心結,兩家能化解過節已經是萬幸,結親不可能。吳青梅之所以將這件事告訴章懷安,一是不想隱瞞前事,二也是想彌補過錯的意思。
章懷安雖忠厚卻不遲鈍,聽了這番話,立即起身上前,跪下磕頭道:“請大人成全學生!學生定當好生厚待吳姑娘。”(未完待續。)
第1056章 再賞
於是,這親事便做成了。
吳尚書命章懷安寫信告訴他父親,派人來提親。
章懷安大喜,再三叩拜去了。
吳青梅得知此事,堅持不答應。
吳尚書冷笑,將夏流星的信擲給她。
吳青梅看後臉色大變。
原來,郭勤去了碧水書院後,某次救了書院範先生的孫女範馨怡,然後兩家有了默契,就差定親一步了,但此事已傳開了。
吳青梅對範馨怡並不陌生,甚至可說是冤家對頭。
範先生告老前原在禮部任職,與吳尚書是同僚。吳青梅和範馨怡自小便常見面,吳青梅聰慧、處事圓通,範馨怡個性高傲強硬些,一來二去,兩人便結下了仇。當然,這個仇不是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小姑娘之間的攀比爭鬥、互相看不順眼和猜忌罷了。
據夏流星說,範馨怡聽說吳青梅當眾踩踏郭勤,大怒宣告:非郭勤不嫁,她一定要讓吳青梅後悔自己瞎了眼,錯過了好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