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得皇城簌簌發抖,也傳進了汴梁城內。
那些早就入夢的百姓殊不知,一夜之內,宮中血流成河,也在一夜之間,皇位更迭,辭舊迎新,大宋江山易進他人之手。
第三百六十三章 文武侯
紫宸殿內,趙德昭一身袞服,望著底下朝拜的臣子,心中波瀾起伏,寬大的袖袍裡,雙手緊握。
等了那麼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將整個大宋江山踩在腳下,這種感覺,當真是妙不可言。
思緒萬千,只待聽到耳邊呼喚聲傳來,趙德昭才回過神,讓眾人免禮,輕咳幾聲,想要說些話來,可直到這時,他突然腦子中一片空白。
這些年,趙德昭一直想著重新奪回那屬於他的榮耀,可幸福來得委實太過突然,突然到他完全沒有準備。
好在他是見過世面的王爺,當年也跟著趙匡胤南北戰爭過,很快便回過了身來。
“今日朕領先帝遺願,登基為帝,當以天下為己任,壯我大宋河山!”
這話一出,群臣自然是跪拜叩首,齊聲呼道,“官家聖明!”
楊延昭立在百官之後,甚至還在諸郎、博士稱內朝官後,此番他仍是戴罪之身,沒有官職,只能尋了個不起眼的位置。
不過白髮的他很是吸引人眼球,天下之大,未老卻華髮滿頭,除了衛莊之外,便剩下楊延昭了,可見這是稀奇之事,因而即便他立在最後,早就被所有人看到了眼裡。
曾經,楊延昭風華絕代,自是不少人識得他面容,心裡很是驚訝,投奔遼國的他怎又到了大殿之上,可稍後想起今夜宮闈變故,皇位更迭,倒也就不再去關心這震撼力遠不及的事情了。
此刻,楊延昭也與眾人一道跪拜,說著恭賀登基的吉祥話,心裡卻在等著那一句最想要的話來。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朕當勤勉朝事,察百姓之苦疾,施仁義之政,揚我大宋萬里不可擋之國威!”
慷慨激昂,滔滔不絕,趙德昭說的是熱血越發的沸騰起來,眼掃過臺下高聲齊呼的百官,終於道出了楊延昭最為期盼的話來。
“照古制,免各地今歲賦稅,赦牢獄囹困之人!”
道完這句話,趙德昭雙眼緊盯著一直低著首的楊延昭,待看到後者雙肩一震時,嘴角翹起,露出個笑意來。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今夜之事,別人或許不甚明白,但是趙德昭卻清楚的知曉楊延昭的所為。
若是沒有楊延昭,這江山也不會回到他的手中。
待群臣呼喊聲罷,趙德昭免不了大肆分封,唯有這般,才能除去趙光義留下的餘威,建立起屬於他的真正朝廷。
尖銳的聲音在不斷的朗讀著,這是由趙德昭與趙普等人短暫商議後起草的一份封賞,那灰袍的小太監彭雁則是自幼跟在趙德昭身邊,如今也算是一步登天,雖然心中極力的掩飾著,但話音中仍帶著些許的顫抖。
可這些,誰又會去在意?
在山南西道的趙德芳被召回入京,授予惠王,領開封府之事。
這第一道旨意倒也是合情合理,畢竟二人皆是太祖骨肉,關係很是緊密,這些年,礙於太宗之勢,不得相見,作為兄長的趙德昭繼位,帶著趙德芳享受榮華富貴,也是無可厚非。
趙普、沈倫、盧多遜等本就是手握一方權柄的大員是無法再提拔,便皆賜了侯位,而其餘一干人等皆做了提拔,呂蒙正由此一躍成了三品大員,做了大理寺卿。
頓時,大殿上,有人歡喜有人愁,那些曾經落進下石,對趙德昭打壓再三之人皆是心中慼慼然,不敢抬首直視,生怕下一刻高臺上會念出他們的名字,再由殿外候著人高馬大的禁軍給拖了出去。
可待那長長的黃綾緞唸完之後,並無聽到責罰之事,這些人才偷偷的喘了幾口氣,趕忙的將額頭上的汗珠抹去。
那彭雁幾乎是一口氣將聖旨給唸完了,正欲稍稍歇歇時,又見趙德昭拿出塊玄白色印金邊的錦帛來。
這塊錦帛他倒是見過,是趙德昭還是燕王的時候所寫下的,當年,恰是那風華正茂的少年郎談笑間奪得蟾桂枝。
那是,還是彭雁立在一邊磨墨,也曾看到了一兩眼,這是官家寫下的情義書,只是那風乾的筆墨旁,不知在何時又添了幾行小字。
恭敬的接過錦帛,彭雁看了眼遠處低首的白髮身影,又是繼續唸誦道,“楊氏璟,朕相識於開寶年間,其人懷瑾握瑜,蕙心紈質,才可勝古之先賢,更是忠義無雙,孤身於遼國之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