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眾青壯出身,皆是送進了各處礦場勞工營。

正好常定軍缺乏青壯勞力,有了這五萬青壯加入,天水郡的建設就可以極大的加快程序。

不過,楚河到底給這些俘虜一條出路,只要表現好的,有機會選入常定軍,一般的俘虜,老老實實的幹上十年,也可以免除罪責,釋放出去,成為天水郡的治民。

重新整軍自是必須的。

這一戰,常定軍損失極大,一萬多常定軍,外加大同軍等,足足陣亡了六千人之多,陣亡率達到三成,

不過,這一場大戰,也讓大同縣正式接受現實,劉巖主動要求將殘餘的大同兵將併入常定軍中,請楚河派人進入大同縣官衙接管權力。

對劉巖等人主動投誠,楚河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取了劉巖等人的兵權,不過大同縣的管理還是由劉巖、蘇可、陳華等人負責。

天水郡全數收入常定軍囊中。

冀縣、雙馬縣、北都縣、黃皋、寶山縣、清歧縣等六縣,雖然遭受戰亂,民不聊生,但治民也是不少,足足有八十萬之多。

而且身體孱弱的老幼已經難以抵受各種饑荒兵禍死去,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青壯男女。

這些青壯大多數都躲進了山林之地,躲過了黃巾軍的搜捕,如今知道天水郡已經被常定軍掌控,卻是一一從山林隱秘之處出來。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名聲的重要性了。

這邊陲之地,地廣人稀,往密林山林一投,十萬八萬人口都能藏得住,唯一的問題就是糧食而已。

黃巾軍也無法派遣人手將他們找出來,只能將糧食聚攏起來,迫使挨不下去的山民從山林丘巒之地出來,主動投靠黃巾軍。

楚河在大同、鳳來兩縣素有善名,兩縣民眾歸心,生活日益好轉,其他縣的山民也不怕楚河強行徵調他們從軍,甚至更多的是想加入常定軍,得到常定軍的豐厚軍餉。

因此,這一次重組常定軍,就不是一萬來人那麼簡單了。

常定軍一軍四衛,潛淵、磐石、青木、血龍。

潛淵衛,從老兵中選取了不少表現出現,忠誠可鑑的精銳,將三千人的潛淵衛擴充套件成為五千之數。

磐石衛和青木衛,也大量招收新兵,每一營都有一萬的編制。

新組建的血龍衛,也從磐石衛和青木衛抽調了兩千精銳老兵,招募四千新兵,組建了六千人馬的隊伍。

當然,哪怕常定軍擴軍成為一支三萬多人的軍隊,要想控制天水郡也是相當困難,楚河心中一動,卻是浮起了建立衛所的想法。

別看衛所制在明末名存實亡,成為各鎮軍將私人財產,戰力幾乎等於零,事實上在明國前期,國家安定,兵鋒強盛,靠的就是衛所制。

天水郡的情況,是很適合衛所制的,因此楚河除了重組常定軍之外,又頒佈命令下去,在八縣設立衛所。

衛所士兵稱民兵,一衛五百人,共五十衛兩萬五千人,平時種田務農,十天一訓。

這些民兵無軍餉,不過可得訓練補貼,也負責訓練士氣的兵甲衣食,平時負責各縣的治安工作。

一旦戰爭需要,這些經過初步訓練的民兵,便可直接加入軍隊之中,短時間內可以轉化為常定軍的兵力。

衛所制推行得相當順利,原因也簡單,因為楚河實在太厚道了。

這一場大戰的獎項撫卹標準宣佈出去,頓時就在天水郡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就算是常定軍的兵將,都想不到獎項和撫卹是如此之厚。

想當初大同縣徵調民壯進攻黃巾軍,死的青壯連一兩銀子的撫卹都沒有發下來的,楚河竟然連死在戰亂中的普通百姓都發放撫卹金,還免除了兩縣三年的賦稅!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用在軍賞和撫卹之上也是合適。

當獎勵和撫卹的標準釋出出去,要求參軍的青壯瞬間便是十倍的提升,大部分無法進入常定軍的,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成為衛所民兵,只要表現得好,那是可以優先加入常定軍的。

當然,楚河的名聲,是實打實用米糧和銀子換回來的。

常定軍獎勵升職加官不說,單是發放下去的銀子,就超過五百萬兩,另外還有百萬石米糧、十萬布匹。

要不是楚文又從南蠻軍哪裡得到了一個總價值超過千萬銀子的大訂單,楚河就算掏空家底都無法拿出這麼多的米糧

楚文帶回來的不只是千萬訂單,還有南蠻軍的一紙盟約。

南蠻軍同意天水郡歸楚河所有,願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