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太少,這是很煩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間的事物,起起滅滅、來來去去,都是暫時有而本來空,何必那樣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會計較付出的多少,不會在乎他人的反應如何,只是為了愛護環境、照顧他人而做奉獻。有智慧者能夠放得下,因為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夠提得起,因為有世間就有業,多造善業,多結善緣,正是菩薩的心懷。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會發現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不會累也不覺得煩了,連休息幾天也用不著了。
此偈告訴我們的訊息是:因為一切的人、事物以及人的觀念和想法,都在起起滅滅,所以從空而有,由有歸空,不必為了成敗得失而起煩惱。可是,既然生活於此世間,一定是在成敗得失的現實之中,不論是苦是樂、是成是敗、是得是失,都是由於自作自受;不論你記得不記得,透過三世因果的觀點來看,你必須面對現實,改善未來。
現在主義
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去來,菩薩曉了知。
——《六十華嚴經卷三十三普賢菩薩行品》
此偈是說,以菩薩的智慧,發現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互相交錯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說過去就是未來,未來也就是過去,現在就是過去及未來。這對一般人的常識世界的認知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這兒絕對不是玩文字遊戲,顛三倒四,事實上,它有既深奧又淺顯的道理在裡面。
在現實世界裡,一切動物之中,人類居於最高等的層次,因為有記憶,能思辨,累積經驗,形成了文化。這都是時間感的反應所造成的結果。記憶著過去的經驗,變成生活於現在的知識和技能,運用過去的記憶加上現在的事實,便能展現出未來的景觀。
正因為人類具備在時間上的條件,朝向正面發展,便是不斷地改正過去、更新未來;朝向負面延伸,便是對過去的眷戀與追悔,對未來的夢想與憂慮,對現在的不滿與不安。這就為人類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苦惱。
因此菩薩慈悲,告訴我們:時間雖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類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時間所騙,不要以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一定會來,現在的永遠不變。站在你現
在的立足點上,你是帶著從前走到現在,你又立即帶著你的過去和現在,走出未來。所以不論你的記憶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現在的你雖不等於是過去的你,也不就是未來的你,但確實是和你的過去及未來,聯絡在一起的。
曾經有一位禪師,離家數十年,再度回到家鄉時,他的親人都認不出他了。經他自我介紹後,他的親人便驚訝地問:“變成這麼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個人嗎?”
禪師回答說:“那個人的確就是我,我這個人的確不是他。”這兩個人的對話,點出了時間的前後,雖不可分割,但又歷歷分明。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
求學要訣
夫學有二,常親多聞,安諦解義,雖困不邪。
——《法句經卷上教學品》
求學有兩個要訣:第一是常親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學”是指聖人之學、解脫之學,也就是離煩惱之學、安心安身之學。
“多聞”是多多學習待人接物,與人共處,化解煩惱,增長智慧的觀念和方法。簡言之,多聞者是學問淵博、知識豐富的人;在佛教界稱之為“善知識”,指的是良師益友,能為我們傳遞經驗、解惑紓困並授以正確實用的方法。
“解義”是指對理論的瞭解,對學問的洞悉。“多聞”是多聽、多學、多讀書;“解義”則是對聽到、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瞭解其內容。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義,卻不一定是真正的意思。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
懂得這兩個名詞之後,知道求學要常親近、請教、請示博聞強記的人或見多識廣的人,由此可以獲得智慧的啟發和學識領域的開拓,然後便能安住於正確的、正當的、真實的道理。若能如此,即使遇到思想上、生活上、身心上、環境上的任何困難,皆可迎刃而解,也不會被錯誤的觀念或不良的環境所###而走上邪道,像一些人在平常時候,仁義道德都聽得懂也講得出口,一旦面臨利害關頭,卻可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