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哨把式做什麼,王海,你在親兵營裡面挑選一名信得過的親兵,每天我派人把宏兒送過去……。唔……咱們膠州營文武各處。千總和以上,屯田莊頭和以上,誰家的孩子願意學,也一併送來,不要去學那些沒用的花花架子。”
王海點頭答應了下來。王海雖然已經成家,可還沒有後代。聽到李孟的這個安排,心中卻是在想,是不是抓緊生一個,大帥的小公子在外面學習武藝,並且是讓山東各處的權貴子弟來陪讀,這分明是給自己的兒子膠州營權貴地下一代培養友好關係,這可是大好事。攀附上了。將來也是李家的親信,好處無限啊!
在正月間。李孟的心情的確是輕鬆許多,除卻陪伴家人之外。還有些其他的樂子,比如說每日間在書房辦理公務地事後,孫傳庭給他拿來的那些京師文傳通報,都是一步步地佈置,而京師朝堂上,皇帝和群臣如何手忙腳亂的反應,那種笨拙狼狽的模樣,的確是讓人捧腹不已。
孫傳庭對大明朝廷積累的那些怨氣,也在這不斷的輿論攻勢中漸漸消散,這也是李孟讓他放手作為的原因旨意,如果膠州營地頭號智囊因為怨氣,在判斷和各項政事地處理中變得偏頗的話,會有很多地隱患,發洩一下,也是好事,現在孫傳庭就可以用一個頗為健康中立的心態來判斷處理了。
“大帥,這件事情拖延一分,朝廷地臉面就丟一分,所佔的名份大義也就少一份,讓他們不出聲,天下人越發認清他們的真面目。”
書房中只有李孟、孫傳庭和劉福來三人,孫傳庭說話帶些幸災樂禍的口氣,不過卻沒什麼仇恨在其中了。
自從擺在城門外的那些首級,還有所謂的《飛將軍賦》出爐之後,京師再也沒有一絲質疑山東大勝的言論,剩下的全都是對這大勝武功的驚訝還有對皇帝和朝廷涼薄的不齒和痛恨。
朝廷越晚做出反應,輿論就越發對他們不利,可當日的受捷儀式,皇帝託病回宮,城外計程車兵們“無奈”之下只能是迴轉山東,山東此次獻捷,在京師備受冷遇,倒像是敗軍之將過來打聽如何處罰一般的狼狽。
事情拖的時間越久,孫傳庭這邊透過情報系統把一個個訊息放了出來,比如說從山東兵馬成軍以來,除卻從沒有打過勝仗的總兵丘磊和總兵劉澤清的兵馬,真正打過勝仗的李孟兵馬從來沒有得到過一次軍餉。
在歷次和闖軍和韃子的戰鬥中,都是孤軍而戰,同為大明軍隊的友軍不是潰逃就是扯後腿,甚至有為敵的,就連被下獄處斬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對付山東的種種手段都是被拿出來分析。
這些事情百姓們未必看得清楚,甚至不明白,可架不住有“明眼人”明白的分析,越拖一天,有利於膠州營的功績就一件件的被人找出來宣諸於眾,京師百姓甚至是一些官員才驚訝的發現。
原來崇禎十三年的對韃子的那場勝利居然也是山東兵馬的功勳,幾次在開封城黃河邊對闖營和曹操軍的大勝也都是山東兵馬的功勞,小股流賊竄入南直隸,禍亂兩淮,倭寇出現在海州一帶作亂,平定這些的也都是山東兵馬,更不要提現在在南直隸威脅南京的革左五營,誰阻止了他們的動向,還是山東兵馬。
無一例外的,率領山東兵馬的,都是山東總兵李孟,或者是李孟的手下將領,原來日見混亂,內憂外患的大明居然還有此等良將,朝廷居然還這樣的對待,這不是自毀長城嗎!?
一項項的功勞往事被放出來。一項項朝廷的苛責被提出來,輿論愈發地高漲,在野清流,文人士子自不必說,就連朝中的部分大臣也是轉向了。
實際上到了正月初十之後,京師朝野的輿論走向,已經不需要山東的人員具體做什麼了,他們只需要放出一個個有利於山東。不利於朝廷的真實訊息就可以了,自然有清流士子,平民百姓拿著這個東西去鬧,去鼓譟。
北直隸和京師的平民士子,對這韃虜大軍恐懼最深,因為就是發生在身邊的威脅,一朝有人擊敗大勝,可朝廷卻不能公平對待。萬一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還能有人主動上前迎擊戰勝嗎?
就算是為了這個擔心,京師也要給李孟一個“公平”地對待……
“孫先生的計策高妙,不過咱家琢磨著,再過幾天。朝廷那邊就會派人過來了,崇禎雖然是剛愎。可內廷和朝中還有不少老成的角色,那人或許今日已經在路上。”
劉福來緩緩的說道,孫傳庭在這個場合是不帶鐵面具的,稍微琢磨,也是跟著點頭說道:
“劉公公說的是,現在朝廷是被架在火上了,要想下臺。也要派人詢問下。咱們山東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