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的意志!
這《革命練習曲》,同樣讓眾多的樂迷們陷入了強烈的視聽衝擊之中。對於這著名的練習曲,任何一位愛好鋼琴的人都對他不陌生,然而,此刻我的演奏,仍然給了他們一種別樣的震撼。從琴聲中,人們似乎聽到了肖邦那因為華沙起義失敗而激起的怒火和內心的悲痛,而不少的華夏國樂迷們,眼前則彷彿出現了八年抗戰的激戰情景。
選手休息室裡,同樣是演奏肖邦的大行家李雲迪,聽到我演奏的《革命》練習曲,臉上也不禁露出了歎服的神色。我演奏的這《革命練習曲》,無論從技巧還是音樂表現上。都達到了一個幾乎完美的高度,關於這曲子,李雲迪光聽過的鋼琴家的演奏版本,就不下二十多位,理解不可謂不深刻,在他聽來,我此刻的演奏水準,甚至隱隱有了幾份被稱為“完美肖邦”的著名鋼琴家魯賓斯擔的風範。李雲迪不得不承認,單純論這《革命練習曲》,我的水平不在自己之下,而論風格,我這種粗放的“情緒型”的演奏,似乎更適合這曲子的意境。
格拉夫曼看著鋼琴前那道身影,不住地點著頭。我的表現沒有讓他失望,單憑這曲子。我便展現出了比預賽更高的水平,看得他眼前一亮。
“看來,這個孩子的潛力還不止這些啊。”格拉夫曼搞了一輩子音樂教育,當然一眼就看出我的情況。
隨著兩道奔湧急下地音流被數聲沉重的和絃截住,我乾淨利落地結束了這《革命練習曲》,而那並不和諧的終止和諧,卻仍然像是一個巨大地問號,重重地壓在人們的心頭。
當我從鋼琴前起身的那一剎那,整個觀眾席上再度掀起了數道紅色的浪潮,巨大的掌聲和歡呼聲響徹整個音樂廳,對於我的出色表現。觀眾們表現出了巨大的激情,特別是華夏國的觀眾和選手們,更是紛紛呼喊著我的名字,不斷搖動著手中的國旗。
片刻後,我又再度坐回了鋼琴旁邊,開始了第二樂曲的演奏。
自選作品環節,整個比賽中最為關鍵的一環,這作品揮的好環,直接關係到評委們筆下的分數。
輕輕地撫摸著細膩光潔地琴鍵,我那微微有些激動地心神,慢慢地沉寂了下來,目光也漸漸地變得柔和而悠遠。
左手微微一沉,一段如水般地三連音,在安靜地音樂廳中流淌。
貝多芬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
琴鍵上緩緩遊動地左手,似乎是帶著無限地依戀,彈奏的動作變得微不可查,給人一種極其安靜地感覺,似乎是萊茵河水面上細碎的月光般。
右手的八度不知何時加了進來,出柔和地、彷彿帶著一層透明地毫光一樣地聲音,那種哀傷地美麗,如同夢幻般不真實。
而此刻的我,那平靜地目光卻始終望著鋼琴地前方,臉上的表情安靜中帶著一股淡淡地深思,時而將頭側向一邊,輕輕地聽著琴聲。
沒有誇張的身體動作,沒有故作姿態的面部表情,此刻鋼琴前的我,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般自然,就如同已經與鋼琴心靈相通一般,似乎我的人在那裡,已然成為了旋律的一部分!
靜靜地聽著這《月光》,沒有人可以形容自己心中的感受,興奮、激動、失落似乎一切的情緒,都在這輕柔的音樂的安撫下,消散得無影無蹤,剩下的,除了平靜,還是平靜,這琴聲,如同帶著一股催眠般的魔力,不知不覺間迷失了人們的心神。
結束了第一樂章的演奏,音樂進入了輕快的迴旋曲部分。輕快活潑開朗的大調旋律,帶著一絲明朗的色彩,在眾人的耳旁迴響起來。而隨著這段旋律,眾人那有些迷茫的目光中,也漸漸地浮現了一絲清亮。
我手臂上的動作,漸漸地大了起來,帶著一股神氣和灑脫,在琴鍵上跳躍起伏著。
然而,這段輕快明朗的旋律,僅僅持續了兩分多鐘,就結束了,彷彿在暗示著甜蜜的時光總是短暫,未知的殘酷命運已然來臨一般。
數秒鐘的沉寂後,伴隨著左手在低音區漸漸不安的和絃,奏鳴曲迎來了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
原本安靜而優雅的右手,瞬間變得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般,狂放不羈地向著高音區急速奔去,帶出了熱情不可遏制的第一主題,高音區那強烈短促的和絃,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
這段如同情緒的總爆般的主題,也讓我的身體動作變得大了起來,隨著每一次的上行,我微微前傾的上身,都如同一張繃緊了的弓弦般,而伴隨著每一次強烈的和絃,那從指尖上傳來的巨大反彈力,卻將這種繃緊瞬間砸來,震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