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都是熱情而奔放的,這一點不但體現在他們的做人上,同樣也體現在他們的音樂上。
這首《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演奏形式是鋼琴與樂隊。由於音樂教室現場並沒有小型樂隊的配合,也沒有播放交響樂的伴奏錄音。因此朗朗的演奏咋一聽上去,會顯得時斷時續。不過在教室中坐著地都是對音樂十分了解的學生。自然知道朗朗的一些停頓,是在等待著樂隊部分的時值。有地時候這裡的時值特別長,如果沒有參照的話,便很不容易把握準確。因而經常可以看到朗朗在不彈的時候,嘴裡還在不停地念叨著什麼,身體還跟著有節奏地擺動,我知道。那是他在輕輕哼唱著樂隊的節奏。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音樂主題取材於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但其作者卻是俄羅斯的著名作曲家拉赫馬尼諾夫,這就必然使得這首狂想曲帶有明顯地俄羅斯民間音樂風格。全曲在單一的音樂主題上,一共進行了24次變奏,可以說是極盡炫技之能事。這首作品雖然不是拉赫馬尼諾夫所有作品中,最難的一首。然而在知名度上,卻遠遠超過他的其他作品,甚至比鋼琴界公認的最難演奏的“拉三”(拉赫馬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還要出名。正如一位音樂評論家據說:假如拉赫瑪尼諾夫所有的音樂都被世界遺忘了,最後剩下的也會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看著朗朗的演奏,鋼琴旁邊的格拉夫曼,也偶而跟著打著手勢,甚至會跟著模唱樂隊的部分,看上去顯得是那麼隨意,絲毫沒有一位老師的架子。然而那些在底下看著的學生們,卻絲毫沒有在意這個。我注意到,幾乎每一位學生。此刻臉上都是一副專注的神情,認真地看著舞臺中央正在演奏的朗朗。這樣的情形。讓我再度在心中感嘆了一番,看來柯蒂斯音樂學院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確是有其不凡之處,單看這高度的自覺性,就能夠看出來,能夠坐到這兒的學生,每一個都不是泛泛之輩。當然,我也知道這所學校招生之嚴格,每年僅5%的入學率,使得在這裡求學的難度,甚至高於哈佛、劍橋等這樣的世界知名學府。
將近三十分鐘的演奏,朗朗手下的音樂,始終如同行雲流水一般,不見一絲生澀,當最後一個主題的變奏在朗朗手下結束時,靜寂的音樂教室裡響起了一陣掌聲。而雖然是課堂,朗朗仍然表現出了在舞臺上一樣的禮貌,起身向教室裡的同學們鞠躬示意,隨即在格拉夫曼的示意下,回到了他自己的位置上。
不長的一段路,朗朗卻迎接了無數崇拜的目光。柯蒂斯的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在這裡,所謂的民族、種族歧視幾乎不存在,無論你是黃種人、黑人或是白人,只要你有足夠好的技術,就會得到人們的尊敬,反之,就算是你有再顯赫的背景,再多的金錢,在這兒也得不到別人的崇拜。
同學生們的熱情反應相比,格拉夫曼的臉上卻顯得十分冷靜,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謝謝朗朗的演奏,便再沒有其他的了。隨後,他再次坐到了鋼琴旁,開始了對這首曲子的講解。
格拉夫曼的講解很簡潔,但每一句卻都切中要害。在他講了不長時間後,我就驚訝地發現,格拉夫曼剛剛講的,幾乎包括了朗朗剛剛那近三十分鐘演奏的每一個關鍵的細節。大到樂曲風格的把握,小到一個樂句的層次與力度控制,格拉夫曼都可以輕易地講出來。當然,如果僅僅是這一點,還不足以讓我感到驚訝,我真正吃驚的,是格拉夫曼每講一處技術難點,總會隨手在鋼琴上彈上一段兒,而切入點,幾乎是包含了整個樂譜中的每一處細節。而無論是在哪裡,對於樂譜上所標記的力度、速度、表情等等要求,格拉夫曼總是能夠無比精準地講出來,並用具體地演奏來為他所說的做解釋,這就不能不讓我感到驚訝了。因為對一個鋼琴教師或是演奏家來講,一首奏鳴曲或是迴旋曲,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這卻是一首近忽於協奏曲性質的樂曲。近三十分鐘的演奏,其中絕大多數的部分還是極快的華彩炫技,我清楚,這首曲子光是樂譜,就得將近一百頁!要精確地記住樂譜上的每一處細節,這得需要多大的功夫?這其間的難度,不言而喻。
也許有人會問。那朗朗剛剛不也是背譜演奏出來了嗎?其實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在鋼琴演奏中常見的術語,叫肌肉記憶。一般來說。如果讓一個人背譜演奏出這樣一部規模宏大的作品,只要是職業的鋼琴家經過兩、三週左右的時間,都可以做到。不過要想一處不錯的默寫出樂譜來,那就不是兩三週的問題了。或許需要數倍地時間,也不一定有人能夠做得到。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肌肉記憶。一首音樂作品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