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強大;道教則專注於煉丹修道,祈求長生不老,離貧民百姓過於遙遠;而回教在飲食上的一些禁忌使得其難以適應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作為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附屬物,天主教隨著西方的船隊傳播到全球,狂熱的傳教士們一手拿著劍,一手舉著十字架,將信仰傳遍世界。在這種強勢宗教的侵襲下,其他宗教黯然失色,紛紛退避三舍。
中國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很早時就引起了西方基督教的注意,早在唐朝貞觀年間,基督教聶斯脫利派信徒,敘利亞人阿羅本就由波斯來到中國傳教,並在長安等地建立起被稱為“大秦寺”的教堂,為了適應中國習慣,阿羅本改教名為“景教”。不過,景教在中國傳播的時間並不長,由於戰亂和其他一些原因,到了唐朝末年,景教就從中國消失了,但這並不能抹去它在中國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因為它是中國與西方基督教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觸。雖然在宗教興旺發達的元朝,基督教再次來到中國,但這一次它在中國存在的時間更短,元亡後,就再次銷聲匿跡了。
誰也沒有想到,時隔數百年後,基督教再一次來到了中國,不過,很顯然,這一次他們是從海上來的。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賄賂明朝官員,得以登上澳門,而幾乎與此同時,一名耶穌會傳教士沙勿略也由印度果阿來到中國外海的一個小島,並召集當地一些少年,向他們傳授教義,但他最終還是沒有能夠進入中國內地,因為不久之後,他就因病去世了。緊接著沙勿略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