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九章 勝者未勝,敗者未敗

勝者未勝,敗者未敗。

逐鹿之戰真正的意義並不是一場決戰,而是一場轉折之戰,

伽馬6號星球上複製人類與宇宙流浪者的戰爭從來沒有結束過,只是改變了戰爭的形式。

實體生物之間爆發的力量戰鬥停止了,另一場能在和風細雨中悄悄噬心融骨的戰鬥開始了。

宇宙流浪者們以臣服者的姿態被複製人類接納。

但它們奪取這座星球的心思從來沒有絕斷過,反而在悄無聲息的滋長、變化。

它們不再滿足於在這座星球上生存,而是要統治整個星球,奴役那些被當做實驗體制造出來的人類。

墘用著很平靜的語氣,說出了宇宙流浪者們征服人類的方法。

那字字句

句在我聽來,卻只感到毛骨悚然。

宇宙流浪者們的第一步是轉移矛盾。

《山海經》中《海外西經篇》有載。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被髮。”

意思是說白民國在龍魚棲息之地的北方,其國人人渾身雪白,披散這頭髮。

《大荒東經》中記載:“白民之國銷姓”。

《海外西經》還載:“肅慎之國在白民北。”

結合這個資訊中傳遞出的特徵,可以確定“白民之國”的人種為“白色人種”。

墘曾經追尋過白民之國的起源。

它先找到了肅慎之國確定了白民國位於現在的地中海島嶼或非洲大陸。

然後找到了一個叫“塞普勒斯”的島上,“塞普勒斯”的首音正是“銷”

的古音。

“塞普勒斯”島上最初的居民為米諾斯人,他們正是白色人種,且披著長髮,

可以確定這座島就是伽馬6號星球上,白種人最初的起源之地。

《山海經》還記載了很多的黑人部落。

如梟陽國、厭火國、勞民國、黑齒國、不死民等。

書中對黑人的描述是:“善食人,大口……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獸身黑色”、“為人面目手足盡黑”等等。

《山海經·海外南經》說了身穿羽衣的羽民國與灌頭國,記載了他們的祖先從現在華國的區域遷移到了三苗國,其中羽民國是現在的泰國,灌頭國是現在的印尼,三苗國就是菲律賓。

《山海經·海內經》載:“又

有黑人,虎手鳥足,兩手持蛇,方啖之。”

白話文來說就是這幾個部落的人膚色黝黑、身材矮小、捲髮闊口,而這些都極其符合尼格利陀人的特徵。

尼格利陀人的名稱來源於西班牙文,意為小黑人。是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一個型別。

生存在包括菲律賓呂宋島、內格羅斯島、巴拉望島和棉蘭老島的偏僻山區,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喀拉拉邦卡爾達蒙山區,馬來半島北部泰馬邊界山區。

這些地方的原住民從種族來看,與黑人其實更加接近,他們其實有著共同的祖先。

但是現代人類研究認為非洲是黑人的故鄉,偏偏《山海經》的《海外西經》中卻沒有黑人的記載。

這是

個非常矛盾的體現。

墘也花了很多年時間研究過這個問題。

他給出的答案是黑人與白人之間爆發過一場戰爭。

《山海經》中黑人部落與白人最有可能接觸到的地域是厭火國和不死民部落。

厭火國在現在的澳大利亞,不死民在斐濟、紐西蘭一帶。

白人和黑人的戰爭以黑人失敗為結局。

所以黑人失敗後經過現在的華國地區轉移去了非洲大陸。

所以在《山海經》中現代的華國地區有很多關於黑人的記載。

這些古代的黑種人和白種人就是上古時的宇宙流浪者們,以伽馬6號星球的複製人類為模板,創造出來的新人種。

宇宙流浪者們對複製人類發起的秘密戰爭正由此開始。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