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2部分

他們認為黃豆才是受公主庇護的食物,它可以令糧食豐收!

龔香聽說民間有此故事,特意學來給姜姬聽,想打聽一下她是不是真的有神力?曾經施給黃豆了?為什麼不施給別的東西?

不過仔細想想,姜將軍野人出身,戰無不勝,好像也有點……

姜姬:“黃豆?黃豆怎麼了?”她召侍人送來煮豆漿,“來,邊喝邊說吧。”

第770章 忠義之將

與世家的人鬥智鬥勇並不是眼下最急迫的事。更著急的應該是人口的大量湧入和糧食等物資的短缺。

隨著江北流民湧入後; 又帶來了新一波的移民潮。

江南各城都有百姓出逃,逃往鳳凰臺。

他們大多是去年就開始出發; 姜姬得知時,流民潮已經到河谷,距離鳳凰臺也就兩三個月的行程了。

百姓出逃十之八九跟稅賦、勞役有關。鑑於河谷攔下的流民經查家鄉來歷都不是一地的,出逃的原因卻大同小異。

都是新一輪的徵丁、重稅讓百姓不堪重負; 又因為鳳凰臺豎起的神女標杆終於在幾年後有了成效; 百姓們十之八九都聽說過鳳凰臺上的神女。

姜姬:……

也十有八九聽路過的商人提過在安樂公主那裡種地是不收稅的,抽丁如果家裡有女人的話也可以多留一個人。

於是在再一次遭遇重稅與抽丁時,百姓們不約而同的逃走了。

而且百姓們的精明之處遠遠超出這個世界的世家們的想像。

大多數的百姓為了成功出逃; 竟然是先交足了稅才跑的!

他們從夏天到秋天都在交稅; 交完稅就動身; 全家不帶一口乾糧; 不帶一件行李; 就這麼走了。

很多城的城吏根本都沒有察覺百姓們不見了。經過冬天,到了春天; 他們才發現……田裡沒人了!

這邊; 河谷已經見到了大批的流民。

徐公當機立斷通知驛站派人攔截!

流民過多對鳳凰臺來說不是好事。恰當的流民才是公主需要的。

徐公非常清楚這一點。

如果他仍在鳳凰臺; 或者……如果他仍然很有自信瞭解公主; 那他就會直接派人通知各城,讓他們來抓人。

但這一次,他只能先送信到鳳凰臺給公主; 看她到底是什麼想法。

驛站從河谷將訊息遞到鳳凰臺也不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一個月裡; 河谷那裡的情形只會更糟,流民只會更多。

這意味著姜姬必須立刻拿出辦法來!不能再耽誤時間!

因為佈置與處置也需要時間。如果敢拖上兩個月,流民就會出現在鳳凰臺百里之外,那就更麻煩了。

姜姬讓人把江南的人都請過來,打算問一問究竟,做一做樣子。

為了表示這次問話是相當鄭重的,她讓人把大殿準備好,讓毛昭和白哥帶人把大殿坐得滿滿的。

怕黃松年臨時又彆扭上了搗亂,就沒叫他。

姜武也被當成法寶叫來了,他問清需要他做什麼之後,手執長矛,身披重甲,大步進來時,殺氣騰騰。

姜姬看到他的眼神和表情都不一樣了。恍然大悟,以前他回來後見到她時都已經放鬆下來了,將軍卸甲之後,也不過是個莊稼漢。

現在出現在大殿中的他是那個帶著數十萬強盜土匪征戰四方,刀口飲血的姜武。

就像人不能時刻準備著殺人放火一樣,需要心理準備時間。姜武在她面前肯定是不需要像在士兵們面前一樣。

所以她到今天才看到他的另一張面孔。

還挺俊的。

姜武入座後,江南的世家就都帶到了。

看得出來侍人們已經盡力打扮他們了,一個個頭髮都梳得溜光水滑,身上都佩了幾個香包除味,估計嘴裡也嚼過花椒了。

一群人拜倒在殿下。

姜姬居於上首正中位置上,此時倒是不必她開口,毛昭下首好幾個人都準備好了,一個個逼問。

先問姓甚名誰,出身何處,父母姓氏,師從何人,讀過什麼書,今年幾歲了,家裡可有妻兒,平時有沒有幹什麼虧良心的壞事?

姜姬也是第一次見識這種殿上問話的套路,真夠複雜的。

她身邊的侍人替她解釋,這些問題出自史上哪一篇詩賦,是寫什麼人與什麼人對話的,所以用在這裡是如何的合適等等。

總之一問一答都是有來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