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迎燕沒有二話,欣然應諾,還問她想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姜姬直白道:“自然是他們想聽什麼,你就說什麼。”
風迎燕聽懂了,可他還有一點不解,不問清楚,他不會走。
“公主,難道仍覺得現在天下還不夠亂?”他問。
姜姬反問:“難道現在已經夠亂了嗎?”
現在打起來的地方只有晉江腹中這一塊,其他邊緣地區都在看風向。她就算不需要人人都在這亂世上摻上一腳,但至少所有人口數在二十萬以上的中型城市都要參加進去。
他們打完這一場,傷筋動骨後,她再行收服就容易了。
所以,她當然嫌現在還不夠亂。
風迎燕逼視著她,猛然問道:“公主,要亂容易,要安定卻難。你可有安定天下之才?”
這話算是直接問她:異日真能君臨天下?
姜姬笑著點了點頭。
風迎燕沉默良久,行禮躬身離去。
不知他是怎麼對崔家人說的,崔家人竟然真的願意跟他淌這個渾水。
由於風迎燕沒有職司,姜姬也沒再用帝璽給他封個官,他是以說客的身份走的。也就是說,他是在替現在的朝廷白乾活,屬於義工。
這當然是非常珍貴美好的品質!
風迎燕開了文會,自己坐主席,崔酒等崔家人坐旁席,先替自己壯一壯聲勢。
這還是他到鳳凰臺以後第一次公開亮相,訊息一傳出去,立刻就來了不少人,連門外階下都站滿了。
風迎燕當然要先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開文會,替自己吹一吹。
他的文章寫得不錯,畢竟這是一個文聲等於人品的世界,要是他長得好,文章不好就成了草包美人了。
他鑽研文章數十年,不說著成名文,美文還是能寫幾篇的,辭藻華麗,用典精準深奧——連他的用典都看不懂的人自慚形穢,就不會發言了。
他的開篇相當令人驚訝,因為他先罵了一通大梁。
由於他是安樂公主的“情人”,所以人人都以為他是站在安樂公主這邊的。結果他先罵大梁,罵皇帝,罵了皇帝三代,就是皇帝,皇帝他爹,皇帝他爺爺。
皇帝他爺爺就很好罵了,前半輩子寵幸妖姬,致使國無儲君;後半輩子,生下儲君不好好教,四處嫁公主拉攏各方,非常沒有身為人君的樣子。
底下人紛紛點頭,這確實是瑤光帝的錯,無數的文會只要提起瑤光帝,他的罪狀確實就是上面這幾項。
跟著罵皇帝他爹。
皇帝他爹與朝陽公主有不倫之戀,乃大罪之一。
底下一片震驚與茫然!
不是說先帝與朝陽公主的事沒人知道,而是……這種事一直都是耳語啊!沒人放在臺面上說啊!
先帝不肯讓朝陽公主出嫁,在位時朝上誰提,他砍誰,後面就算不砍了,也要整到人家破人亡。
提議的人要整,疑似要娶朝陽公主的世家也沒好下場。
先帝都做得這麼明顯了,底下的人能看不出來嗎?
但看出來歸看出來,最多在自己家裡說說,公開的文會上你說這個那就是給先帝抹黑了!
這跟前面瑤光帝寵歌伎還不一樣,跟自己的兒子比,瑤光帝那都不叫錯,比都沒辦法比。
同姓同修。
這個罪名要是砸實了,先帝遺臭萬年了,他們這一代人都別想好名聲了,後人提起來,肯定先帝的錯要歸在他們身上。
底下的人茫然歸茫然,上面風迎燕繼續放大招。
先帝其罪二,誕下一痴子,立為太子。
堂上鴉雀無聲。
底下的人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敢出聲。
後面已經有人掩面悄悄溜了,不敢再留下聽了。也有人目光炙炙盯著風迎燕,以其為勇士!敢言人所不敢言,勇也!
不管怎麼說,風迎燕的形象確實在席間高大不少。
他還沒說完,他說先帝還有第三項罪。
先帝罪三,乃是早逝。他一死,痴子不得不被扶為皇帝。
所以,朝陽公主才手握兩個帝璽。先帝帝璽是先帝留給她的;當今的帝璽是因為當今是個傻子,所以才被她拿著。
為什麼皇帝一直沒人見過呢?
不是徐公等在把持朝堂,而是皇帝是個傻子,身形如山,行如幼兒,舉步即需從旁扶助,不然連走都走不成直線。
這樣的皇帝,怎麼敢讓他站在大殿上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