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囊狻�
第二,隨時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最佳狀態。
不論最後勝利還是失敗;不論環境順利還是不利;不論工作夥伴默契十足,還是宛如外星人;不論自己面對的任務是有經驗又有把握,還是前所未見又沒有倚靠。無論任何狀況,我們都要告訴自己:這就是我們的最佳狀態。
應對自如地瀟灑前進,這是最佳狀態。
創傷累累地匍匐前進,這是最佳狀態。
困頓顛簸,原地盤旋,這是最佳狀態。
奄奄一息,生死不得,仍然是最佳狀態。
所謂“業餘”
有一部電影叫《高球大滿貫》,講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一位高爾夫球手——鮑比·瓊斯的故事。
鮑比·瓊斯的傳奇,在於當年他是以業餘選手的身份與職業高爾夫球手競賽,但是卻橫掃職業選手。尤其在一九三○年連續拿下英國公開賽、英國業餘錦標賽、美國業餘錦標賽以及美國公開賽冠軍,締造了當時史無前例的年度大滿貫紀錄。
隨著他獲得一座座獎盃,成績越來越令人瘋狂,影片中的記者一直追問他一個問題:“你何時要轉為職業選手?”因為一旦轉入職業,他的收入將是不成比例的暴增。
然而,鮑比·瓊斯一生都沒有成為職業高爾夫選手。他拿下一九三○年的美國公開賽冠軍後,在二十八歲時就宣佈退休了。電影結束的時候,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要成為職業選手(professional),而一直堅持自己業餘(amateur)的身份。
鮑比·瓊斯是這麼回答的:amateur的字源,來自於拉丁文的amor(愛)。他是因為喜愛高爾夫而打球的,如果成為職業選手,就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愛了。鮑比·瓊斯的回答,解釋了為什麼一個amateur的選手,仍然可以擊敗professional的選手。
中文,經常把amateur譯為“業餘”,把professional 譯為“專業”。這顯然容易曲解,或漏解許多意思。
中堅幹部,應該看看這一部電影。因為所有的中堅幹部,都是professional與amateur的混合體。
就他的工作資歷、經驗與細緻程度,他都是professional,職業高手級了。但是在茫茫的黃沙中想要心平氣和地持續下去,他必須是這個行業,或是這個工作的amateur。
找不出,或是恢復不了對這個工作本質性的喜愛,駱駝就太折磨自己了。
。。
我們能掌控什麼?1
如果以名利來論工作,不論就外人還是自己,似乎都比較容易看出成績。拋去名利,工作就不是一件“得失寸心知”的事情,往往成了“寸心難知”。
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助自我檢驗工作能力的標準?
我自己使用的測試辦法是:自我掌控能力。也就是透過自我掌控程度的測試,來評估自己能力的進退。
這個測試的第一個專案,是“立場”。
第二個專案,是“方向”。
第三個專案,是“方法”。
第四個專案,是“慣性”。
立場、方向、方法、慣性,是進行任何工作都必須掌控的步驟。四者相互關聯,交替影響,對最後的成績各有作用;不過,仍有其先後順序。好比建造一座高樓,地基越紮實,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立場,就是最根本的地基。
做任何事情,要先認識自己的環境,看清自己的立場。如何看清自己的立場,在千軍萬馬中怎麼看,在混沌不明中怎麼看,都需要我們不斷地練習、掌控。
有了立場,就會有原則。根據這個原則,就會發展出方向。但是你有你的立場和方向,別人也有別人的立場和方向。有人會明著來衝撞你的方向,有人會暗地迂迴來影響你的方向,如何在眾聲喧譁中抓穩自己的方向,也要依靠不斷地練習、掌控。
你要掌控你的方向,別人也要掌控別人的方向,方向和方向交錯之間,就不免激烈衝突、刀光劍影。所以,在顛簸前進中如何過關斬將,這又需要方法,也要不斷地練習、掌控。
方法用多了不免重複,不免技窮,既不能為人所乘,也不能故步自封。所以過去失敗的慣性固然要打破,過去成功的慣性也應該顛覆。如何在慣性思考與行為中隨時給自己當頭棒喝,也要不斷地練習、掌控。
。 想看書來
我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