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兩相比較之下,可見中rì差距逐漸拉了開來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此時國內的情況與當時的rì本並不十分類似,雖然國內依舊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結構,農業問題是根本問題,但因為有了雜交水稻的出現,所以各地農民開始大幅度增收,已經可以部分彌補因為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減產,國家總體的糧食產量只會有增無減,國家透過收購多餘的糧食,進行糧食補貼,向顆粒無收的災民提供口糧,解決他們的生存基本問題,總體上農民沒有出現活不下去的狀況,廣大農村社會保持著基本的穩定,少數地區出現的抱怨和反抗情緒,在zhèng fǔ的補貼安撫下也得到了緩解。

zhèng fǔ也在各地專門成立了農民救助站,凡是受到自然災害影響而無法獲得基本生存糧食的農民,一經zhèng fǔ調查屬實,就會按人頭髮放基本口糧,使他們不至於餓死,同時部分安排一些人進入工廠或是其它國家建設部門上班,以獲取收入解決家庭的燃眉之急。

全年發放的農民口糧補貼總額達到兩億龍幣,摺合兩百萬兩白銀,按照大米市場平均一塊錢的售價,全年發放糧食補助兩億斤,平均每戶家庭獲得了一百斤糧食的補助,獲得補助的家庭達到兩百萬戶,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因災害減產或顆粒無收的人口,保證了社會穩定。

同時城市貧困人口補助也達到三千萬龍幣的規模,除了優先介紹貧困家庭成員進入工廠工作之外,主要也是進行糧食補助,以保證這部分人的基本糧食需求。

這個時期的國內人民對於生活要求並不高,長期落後的社會使得人民早已放棄了對富裕生活的憧憬,只要不讓他們活不下去,躺在家裡餓死,就達到了基本要求,因此農民和城市失業人員的基本生存問題解決了,對於新zhèng fǔ而言,壓力自然就減輕了許多,存在社會動盪的隱患也就消除了。

至於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問題,比如要解決大部分人的醫療問題,看不起病的問題,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還任重道遠,普通人民也理解zhèng fǔ從清朝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怎樣的爛攤子,對zhèng fǔ的要求也不會太高。

另外zhèng fǔ之中也存在公務員工資過低的抱怨,如今zhèng fǔ普通工作人員的工資還不如工廠的工人,國家一時只重視工業的發展,削減了大量的zhèng fǔ機構支出,導致公務人員工資普遍偏低。

這一點zhèng fǔ也做出了承諾,答應所有zhèng fǔ人員,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年,將開始較大幅度的增加公務人員收入,最終要使得zhèng fǔ公務員收入比工廠工人稍高,這才穩定了一部分人的人心,使得想要跳槽的部分zhèng fǔ工作人員暫時留了下了,但還是有人等不急,乾脆辭職進入了工廠當起了工人,但這也實屬正常,zhèng fǔ短時期的困難是無法解決的,只等待幾年後,財政狀況改善之後,也會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第二百一十二章廣瀨一郎

時間很快過去了半個多月,到了一九一三年二月出頭。此時的上海雖然已經該縣立市,但在建國之後還沒有dú lì出來,暫時還是屬於江蘇省一部分,國會準備審議一個新的議案,將上海dú lì出來,建立一個直轄市,將上海建設成為遠東地區新的現代化大都市,新的議案估計會在下半年獲得透過。

在上海市區西南部的一條叫做長寧街的小巷子裡面,有一棟很不起眼的房子,這棟房子看起來很古老,是一棟兩層的民房,外表看起來破破舊舊的,牆壁上佈滿灰塵和破損的坑窪,房子也是老式的木磚建造結構。

這棟房子的主人原本是上海本地一戶居民,由於家中拮据,幾年前將房子賣給了另外一個外地人,新主人住在這棟宅子裡之後,一直深居簡出,不好與外人打交道,周圍的居民都和裡面的主人都不太熟悉,很少有人見到主人出來閒逛和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只不過是偶爾有人見到主人家裡會有客人過來拜訪。

這家人家裡的窗簾子也是時刻都拉起來,似乎刻意與外界保持著距離,大家都以為這家人只是比較古怪,好僻靜而已,也沒有太在意,rì子一天一天過去了,這棟宅子的狀況依舊未變。

一天夜間,仈jiǔ點鐘的樣子,這個時代的人們習慣早睡,晚上七點左右吃過夜飯,閒聊瑣碎片刻,或是忙點雜事,到了仈jiǔ點就該吹燈睡覺了,街上的行人已經非常少了,偶見有幾戶人家窗戶上透shè出一絲昏黃的燈光,照shè到了昏暗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