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期在1944年6月來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名叫“椰子”,其裂變材料為7。2公斤鈽239(只有一個椰子大小),旁邊放著被稱為“栗子”的中子源。中子源有檯球那麼大,裡面包含釙210和鈹兩種元素,釙210是一種半衰期138天的放射性金屬,它每放出100萬個a粒子,就會在鈹中產生30箇中子。鈽裝藥和“栗子”的外面是鈾238組成的中子反射層,將逃逸的中子反射回裂變材料中。起爆時由重約2318公斤的複合型b炸藥(被稱為“火石”)向內爆炸,將其壓縮到核桃大小,以達到緻密的超臨界狀態。“椰子”的核裝藥、反射層和高爆炸藥裝在12塊五邊形的球殼上,用螺栓將它們組合為球體。
為了確定內爆式原子彈是否能夠爆炸,同時也是為了給已經為中國核計劃撥款十幾億銀元的中國國會一次交代,中國核計劃必須進行一次實爆試驗,這次試驗代號“人造太陽”,試驗計劃早在1944年春天就已經開始制定。當時楊朔銘和中國的科學家們設想爆炸要在一個容器裡進行,這樣如果沒有發生爆炸,或者爆炸威力很小,那麼還可以回收全部或大部分貴重的鈽(冶金工廠每克鈽的生產成本達130銀元,是當時金價的110倍。“椰子”的鈽裝藥總值80萬銀元),中國核計劃為此向中國最大的鍋爐製造商“漢陽鋼鐵公司”訂購了一個很大的鋼製容器,該容器又大又重。內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