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基本上已經成功了。到此,魚雷攻擊的難題,總算解決了。現在的問題是大編隊的夜間行動。
最初的計劃是在拂曉時襲擊珍珠港。為此,飛行隊需要在夜間從航空母艦起飛,進行大編隊夜間飛行。各航空母艦戰隊的各飛行隊,都反覆進行了這方面訓練;因此,襲擊珍珠港的作戰計劃確定為拂曉時由航空母艦起飛,實施白天攻擊。
在這以前,曾經是個懸案的水平轟炸機和魚雷機的搭配比例問題,基本上有了結論。
當時,日本水平轟炸機準備使用的800公斤穿甲炸彈,是用戰列艦的16英寸炮彈臨時改裝的。淵田對美國戰列艦的裝甲作了周密調查研究的結果,瞭解到如果要使這種炸彈穿透美國戰列艦的裝甲,投彈高度最低限度是3000米。降低投彈高度,可以提高命中率。所以,決定把原來計劃的4000米高度改為命中率較高的3000米。當然,這樣做會增加飛機被高射炮火擊中的危險。…;
同時,經過反覆演練,淵田也認識到,不必採用9機編隊。5機編隊也可以保持同等程度的命中率。最後,淵田確定以5機編隊編成十個攻擊單位,計50架“99艦爆”編為水平轟炸機隊,其餘40架編為魚雷機隊。當魚雷機隊在鹿兒島灣反覆進行特技表演似的淺海魚雷攻擊緊張訓練時,水平轟炸機隊則在有明灣志布志海岸的海軍轟炸靶場進行訓練。他們在地面畫下同美國“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同樣大小的白色標誌,每天進行投彈訓練。經過一番努力,嚮導轟炸機的投彈技術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