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少年掃視一圈周圍的情形,向著洞府門走去。
他正是積雷山摩雲丹器閣的閣主,自答應玉皇大天尊到天庭為官後,便開始遊離人間,了卻紅塵之事。
一路行來,踏過千山萬水,走遍古洞仙山,歷時五年時光,將南贍部洲走了個遍,方至君山。
有道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紫袍少年如同一個普通的旅人用足跡丈量天地,將自己的身心從內到外完全放鬆下來,一路行來,塵世間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都切身體會。
這種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的心境,正對應了道家的自然之道,在這種心境之下,不單單讓他的修為前進一層,更讓他的靈魂昇華,明悟自身本性,且自然而然的來到了君山。
這山像是有著什麼吸引他的東西似的,令他想要進入深處一探究竟。
然而初至君山,卻在冥冥之中聽到一則資訊:若要進入,必須過得五關,再徒步爬上山頂。
五關為:膽、勇、仁、義、智,每關都是對靈魂深層次的考驗,困難重重,天幸他一一順利而過。
紫袍少年來到洞府前,只聽得吱呀一聲,洞門大開,裡面走出一個相貌清秀的小仙童。
小仙童打量了他一眼,問道:“我正在聽師父講道,突然就叫我出門來,言稱外面有個過關少年前來拜師快去接待,你走過五關了嗎?”
紫袍少年點點頭:“正是在下。”
“你跟我進來,祖師正在等你。”
小仙童頭前帶路,紫袍少年正了正衣冠,緊隨而入。
甫一進去,如進天闕,滾滾的元氣撲面而來,深吸一口氣都覺法力精進一絲,沿路層層深閣瓊樓,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
直至瑤臺之下,果見一名白衣白髮,赤足長鬚的老者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童持立臺下。
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師。
紫袍少年當即躬身下拜,正色道:“小子幸得渡過五關,終見仙顏,拜見師父。”說著莊重的行了一禮。
“不忙下拜!”
祖師一揮手,自有仙氣溢位,將紫袍少年阻止住,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來歷姓名,再拜不遲。”
紫袍少年恭聲道:“弟子乃積雷山人士,生前是一塊九竅奇石,被萬雷劈開而出,天生通曉人事,一出生便佔了摩雲洞,因弟子酷愛煉丹煉器,被許多仙人稱為丹器王,由於從萬雷中生出,又經營一家丹器小閣,常被友人喚作雷閣主。”
老者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喜色,道:“這等說,你卻是個天生地養的精靈,很好,不過雷閣主之名不叫也罷,雖然我門中講究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沒有輩字排列,卻也不能這麼草草了事,我就與你起個法名。”
聽老者之言,紫袍少年的瞳孔頓時一縮,卻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急忙行禮道:“還請師父賜名。”
老者道:“雷姓不改,字就叫作‘武’,這個武字是止戈之意,由於你是萬雷劈落而生,天性好鬥,生來伴隨毀滅之意,故而為師給起這個‘武’字,就是讓你時常謹記不可隨意屠戮眾生,保持止戈的本心。”
這句話,外人聽來很平常,但落到紫袍少年耳朵裡,卻猶如一枝利箭射進他的心神深處,令他心境蕩起滔天巨浪,似乎要將此話做為永生永世的行為準則。
然而就在這時,肚臍處的血脈之門突然縱出一個由時空之力形成的漩渦黑洞,輕輕一轉,便將那利箭吸收進去,黑洞隨即縮回血脈之門深處。
這件事情發生在瞬息之間,紫袍少年僅是神色動盪了一下,躬身道:“師父放心,弟子謹記。”
老者欣喜的點了點頭,撫須道:“童兒,帶雷武下去休息一日,講解門中規則家法,明日一早再來聽道學法。”
“是!”
紫袍少年拜別師父,隨小仙童出了瑤臺。
一路上,小仙童講解門中細則,紫袍少年仔細記在心裡,到了選定的居所後,小仙童告辭而去。
“過關了……”
關緊房門,紫袍少年躺在床榻上休息了半個時辰後,才大鬆一口氣,雙眼一閉,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吃過膳食,洗漱乾淨,紫袍少年與眾位小師兄們見禮,坐到自己的蒲團上,靜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