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譚氏幫忙救救孃家侄兒。譚慶昌本是有大好前程的人,絕對不能因為這麼一點小事,就毀了這一輩子啊。譚太太也很乾脆,直接就給譚氏跪下來了,“大姐,慶昌他是你的侄兒啊,譚家的將來可都落在慶昌這個孩子身上。沒了他,我們譚家也就垮了啊。難道大姐就能眼睜睜的看著孃家垮下去嗎?就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這些孤兒寡母的受苦受罪嗎?大姐,你就算看不上我,好歹想想你那過世的大哥。你大哥他不容易啊,他這輩子也就慶昌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孩子,要是慶昌毀了,他就是在下面也過的不安生啊。”接著譚太太又說起老太太和老爺子,說起兩老對譚慶昌寄予了多大的厚望,等等等。
譚氏被說動了,親自扶著譚太太起來,答應想辦法,看能不能通融一二。譚太太就慫恿譚氏去找蕭明瑜。此事起因在蕭明瑜身上,只有蕭明瑜出面,才能夠救譚慶昌一命。譚太太擔心譚氏半途反悔,當即就慫恿譚氏出門,去莊子上找蕭明瑜。她本人和兒媳婦都跟著譚氏一起去。
譚氏被說動,同譚家婆媳兩人相攜一起,坐上馬車前往蕭明瑜住的莊子。結果同蕭明瑛的遭遇一樣,砸山腳下就被攔下。無論譚氏如何表明她的身份,侍衛們也不會讓這三個人一看就來者不善的人上山去打擾蕭明瑜。
無奈之下,三人只好返程。譚太太一直在哭,哭自己的命苦,哭譚慶昌的命苦,又哭譚家到底觸犯了哪路神靈,竟然要遭遇這樣的打擊。譚慶昌的妻子也陪著一起哭,哭的譚氏心煩意亂。
譚太太眼巴巴的望著譚氏,“大姐,你可要替我們做主,將慶昌弄出來啊。”
譚氏咬牙,說道:“行了,我既然答應了你,自然不會半途而廢。只是見不大蕭明瑜的人,我也是愛莫能助。”
譚太太又是嚎啕大哭,譚慶昌的妻子一臉怯生生的說道:“聽聞明楨表哥同寧王妃關係好極好的,能不能請明楨表哥出面,幫幫忙,由他去找寧王妃說情。我想寧王妃不見我們,一定會見明楨表哥吧。”
譚太太又找到了希望,“大姐,此事可就全拜託你了。”、
譚氏當即答應下來,說回去後就會同蕭明楨提起此事,一定會讓蕭明楨出面解決此事。
譚太太婆媳二人總算放心下來,相信有蕭明楨出面,譚慶昌肯定不會出事的。
蕭明楨晚上回來,譚氏身邊的丫頭就追了過來,說是譚氏找他有話要說。還說等了許久的時間。孫氏就同蕭明楨嘀咕,白天的時候譚家那邊來了人,後來又出了一趟門。她沒在跟前,所以具體的並不清楚。
蕭明楨大皺眉頭,來到譚氏屋裡。
譚氏也很直接,當即就說了譚家的事情,又論起蕭家同譚家的親戚關係,又說譚慶昌對於譚家的重要性。總之一句話,就是讓蕭明楨出面去找蕭明瑜說情,將譚慶昌弄出來。不做官都不要緊,千萬千萬不能被流放充軍。
蕭明楨一臉不耐的樣子,“此事恕兒子無法答應。”
本來興致還算不錯的譚氏,一聽這話,頓時就炸了。“為什麼不能答應?難道做了官連親戚都不要了嗎?明楨,那可是的舅舅家,慶昌可是你的親表弟。難道你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被流放充軍嗎?你到底還有沒有良心?你忘了小的時候,你舅舅對你有多好了嗎?”
蕭明楨的態度很堅決,“舅舅對我好,我這輩子都會記著。若是換做別的事情,我肯定答應下來,義不容辭的幫忙。可是此事,我不能幫忙。”
“好啊,我算是明白了。你是怕得罪蕭明瑜,怕影響到你的仕途,所以才不肯幫忙,是嗎。蕭明楨,你還是不是人?”
蕭明楨沒有否認譚氏的怒罵。“娘,譚慶昌的前途要緊,難道兒子的前程就不要緊嗎?在孃的心目中,究竟是侄子的前程重要,還是兒子的更重要?莫非娘被舅母拾掇了幾句,就不認兒子了嗎?而且這些年來,譚家都做了些什麼,難道娘都沒看到嗎?當年在中州,我們蕭家西府遭逢大難,譚家又做了些什麼?那些年娘貼補了多少銀子給譚家,做後譚家又是怎麼回報的?不瞞娘說,在兒子的心目中,譚慶昌整個人都比不上明瑜一根手指頭重要。他既然敢仗著蕭家的勢去得罪明瑜,那麼他就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此事兒子言盡於此,還請娘不要逼兒子。若是娘擔心不好對譚家交代。那此事就交給兒子來處置。兒子定會將此事處置妥當,不會讓娘為難。”
蕭明楨撂下這話,離去。譚氏氣的摔了屋裡的擺件。
聽著譚氏屋裡傳出來的動靜,蕭明楨眉頭都沒動一下。直接吩咐下人,“從今日起,太太養病,需要靜養。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