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這是一個機會,但好在哪裡一時還未想清楚。也不去管百官議論,只獨自思索著,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有話說。”熟悉西域氣候環境的外相何充起身拱手說道。見有人起身進諫,眾文武便安靜了下來。
“何相,有話請講。”
“陛下,臣對突厥國情有所瞭解。他那裡四季少雨,田中稻米一年只得一季收成,且突厥國土雖大但適於種植稻米的地方並不多。若是同意租借他那裡的土地,則必然將旱地租與我朝。然旱地只能種植耐旱作物,此類作物我朝也沒有。況且,我朝中土地多得是,何須外租土地呢?望陛下三思。”
“嗯!何相此言有理。這也正是朕為難的原因。但朕又不想失去這個能夠切入突厥的機會,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陛下,我等方才商議過了,都覺得租賃其土地一事於我朝無益,不如拒絕為好。”盧照鄰代表群臣諫言道。
“此事容朕細思。何相今晚由汝替朕宴請那突厥右賢王,讓其安心在我京城住上幾天。”
“是,陛下。”
“今日朝議到此,眾卿自回。若有想法可到御書房見朕商議。”
說完,楊二起身離了龍案轉身向後院而去。
眾臣三呼萬歲後便都散了,各自回衙公幹。
“仲堅,去穆先生房中叫他來書房一趟,就說朕有要事找他商量。”
“是,世兄。”
仲堅剛走,魏徵便進房來見。
“魏相,怎麼這麼急就來見朕了?可有話說?”楊二見是魏徵,不禁有些意外,尋思著自己言行舉止並無不當之處啊?
“陛下,臣此來專為提醒陛下一事。”
“坐下說。”
“謝陛下!臣以為突厥右賢王丟擲的土地外租構想必然打動了陛下,但臣覺得有一事不得不提,若是我朝租賃了他的土地,這必然遷民前去耕種,臣覺得遷民人數絕不會少於30萬。陛下試想,若是兩國戰端一起,我30萬西遷的子民卻不成了人質。那時,我朝徵西將士如何能放手一戰?豈不被動了?”
“嗯~魏相提醒的是,朕還真沒想到這層。”
“臣言盡於此,請陛下三思而行!臣告退。”說罷,魏徵並不願多留拱手一禮後轉身便退出了御書房。
“陛下,找穆某來何事啊?我方才看到魏徵匆忙而去,發生什麼事情了?”就在楊二低頭思想之時,穆先生出現在房中,打斷了他的思路。
“呵呵!今日在朝議時出現了一樁奇事。穆先生有親屬在香港定然知曉英國從孱弱的晚清手上租賃香港一事,那時的晚清糊里糊塗的欠下了大量的外債,不得不同意了英國人以租賃下香港作為殖民地來抵消其外債的屈辱之事。如今,類似的事情也要發生了,不過我大隋是那債權方握有主動。”
“呵呵!小楊啊!你到底要說什麼?直說便是了,香港的事情穆某當然清楚的很。”楊二的說法把老成的穆先生給逗樂了。
“西突厥來人了,說是要出租給我朝一塊土地,讓我朝遷民過去耕種開發,用他欠我朝的糧款抵扣租金,穆老你說這事能做嗎?”
“這~”穆先生一聽是這事,不由眉頭一皺,思考起來。
“小楊啊!西突厥的地盤我是知道的,以我國新疆為主要地區。新疆你是知道的,穆某曾擔任過科學院新疆分院的院長,長期在那裡待過,可說是走遍了新疆的每個角落,那裡的氣候沒有了比我更瞭解了。說實話,我很不想建議你以這土地租賃方式抵扣突厥的欠款,因為那塊土地即算是到了後世,糧食產量也不,倒是全靠幾個建設兵團種植棉花。以至於,我國的棉花產量居於世界領先。除非租來的土地也能大面積種植棉花。”
“棉花?我也想過。但現在哪來的棉花啊?那可是外來物種,我國乃至整個西域都還沒有。”
“呵呵!棉花倒是有,只是不在西域而在阿拉伯帝國,若是能引進到突厥種植最好,那裡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棉花。且棉花的作用實在是太多了。”
“嗯!阿拉伯帝國,遠是遠了些,但也不是不能過去。”楊二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就用突厥出讓的土地來種植棉花而非糧食作物。
“那好!既然你要派人去阿拉伯帝國找棉花種子,穆某便將棉花的圖樣畫出來,讓人比照著去尋找。”穆先生爽快的說道。
“好!有勞穆老了。對了,新疆哪片地方最適合種呢?北疆還是南疆?”
“當然是北疆了,哈密以北,阿勒泰以南的廣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