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九回 李淵扣馬圖糧草 唐公中計失百姓

勢必還會回返與自己的丈夫或兒子團聚的。於是,他主張接受晉王的這個建議。

“嗯----,玄真先生以為如何?”李淵聽了自己國舅的建議後,一時間也覺得可以採納,但他還是想聽聽自己第一謀臣尚書令右僕射裴寂的意見。

裴寂見李淵問到了自己,略作思索後,上前一步說道:“唐公,那晉王殿下在河東和京師所作為,下官多有留意,此子可謂胸懷大志,所作諸事都一心為民,頗有其父當今文皇帝之風采。其在河東施行土地新法,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使得百姓人人有其地,夏秋兩季糧食皆得豐收,氣象不同他處。又聽得在那潞州建有河洛倉,囤積糧食數百萬石,收留我晉陽南下難民並無壓力。國舅爺所言雖可行,但我晉陽百姓入河東後,若被分散開來安置,則不利於明年開春後統一返回,唐公可派遣適當的官吏對暫時南下避難百姓進行管理,不可使其被打散開來。”

“嗯,玄真所言極是。本王這就書信與那晉王,言明此事,免其無端扣留我晉陽百姓。”李淵覺得還是裴寂遠見卓識,思慮的周全。

“唐公,我晉陽雖然糧食欠收,存糧不多,但多年來積攢的鐵錠確多。如今我唐軍兵甲等軍備物資庫中多有囤積,數年來都無需再造。可調出部分鐵錠與河東晉王多換取過冬糧食,也可讓其善待我南下避難百姓。”內史令竇威上前說道。

“嗯,文蔚此計甚妙!我晉陽幾處鐵礦每年所出鐵錠已然有過剩之虞,就在此時取出部分,換取河東糧食,正所謂各取所需也!文蔚先生,此事就交由你去辦理,當以換取百石冬糧為宜。”李淵此時心態也逐漸放鬆了下來,似乎起先困擾自己的難題已經逐步解開了。

“岳父,拿被扣的馬匹-----”見岳父臉上有了笑模樣,柴紹趕緊又提了一句老話。

“嗣昌勿憂,糧到本王自然放還河東馬匹。只是,我晉陽軍中也缺戰馬,這個嘛----文蔚先生也可取出多餘鐵錠兌換些河東的戰馬,留作我用。”

“是。”竇威連忙答應了下來,然後回頭看了看柴紹,兩人低頭苦笑不已。柴紹心想,但願此舉不要激怒了晉王,看來自己還得私信一封給這位表弟,分說下這件事情,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不要作出一拍兩散,收回承諾的過激行為才是。

果然如柴紹所說,晉王贈與的那50萬石糧草的車隊在第二日午後抵達了晉陽城。柴紹得到訊息後親自到城門迎接,此次押送糧食到晉陽的將軍是金甲和童環二將,柴紹自然認得。

見到柴紹親迎,金甲上前便責問道:“柴公子,你家為何私扣下我河東戰馬?據我河東商隊傳話,此番被扣戰馬多達8千匹,這是何意?”原來,被扣戰馬商隊的鄭家人在急奔河東報信路上正遇到押糧北上的金、童二將,見是自家將軍,便急忙上前將戰馬被扣一事告知。金、童二將聽後大怒,便帶上這鄭家商隊的人,重返晉陽,要他們做個見證,好向這唐公李淵討要馬匹。

柴紹見問此事,當即面赤。只得將自己岳丈的想法如實告知二人。金、童二將聽後,苦笑不已。想那唐公並非要強佔自己的馬匹,只是為了糧食耍了些小心計而已。

“想不到唐公身為一鎮藩王,竟使得如此心機,也是難為他了。不過,只要條件合適,也不無商量的餘地,只是忒小氣了些!”童環氣得不住苦笑。

“也罷,柴公子,我二人也不在此地久留,這50萬石糧食繳契後,可順帶將唐公的回書帶回面呈我主。”金甲無奈的說道。

“二位將軍既然已到,無需著急返回,且多留一日。今晚柴某作東,請二位將軍務必賞臉一聚,柴某也有書信託二位將軍一併帶回。”柴紹陪著笑臉對二人說道。

“既如此,我二人便恭敬不如從命了。今夜就在驛站過一宿,明日午後拿書反轉河東。”金甲見柴紹放下身段有意交好自己二人,他本身也是自己主公的至親,便不再與他為難。

第二日中午時分,金童二將的運糧車隊上全部裝載了鐵錠,按照唐王內史令竇威的說法,原本應該返空回程的車仗上搭載了可換足百萬石糧食及5000匹戰馬的沉重鐵錠。有河東晉王的近萬匹戰馬扣押作保,李淵並不擔心晉王楊廣會扣下鐵錠不發糧草,故先將就河東的運糧車仗直接先將足量的鐵錠一併帶回,只是加派了500唐軍隨行護衛而去。

讓楊二最希望看到和得到的北三郡和晉陽城避難百姓總計有35萬人,開始在李淵的國舅竇抗和大臣裴寂的張羅下陸續開始向南邊的河東郡遷徙了。

只是他們君臣都未曾想到,這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