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路程了。城中暫時還不缺糧,不如等雪停之後在趕路。”押糧軍曹提議著。
“今天已經趕了50里路了,先就在這裡歇息了,看明日天氣情況再定。讓大家都生火化些雪水來喝,就著吃些單兵口糧,別碰袋中的糧食。”
“將軍,兄弟們已經好幾日沒嘗葷腥了,不如將袋中的牛肉開幾袋來吃。”
“不行,除非弟兄們的口糧吃完了,否則別打袋中糧食的主意。那7軍統領大將魏文通可是不好惹的,被他發現運去的糧食變少了,連某也吃不了兜著走。讓弟兄們暫時將就一下了,到了阿爾泰城後,某請大家喝酒就是了。這裡你照看著,某去後面看看車上的魏相爺好些沒有。”
“遵令,下官去和弟兄們說。”言罷,押糧軍曹便彎腰出了劉方的這個窩棚。
魏徵從京城趕到晉陽後,一刻未停便招呼著支前糧隊開拔。為確保魏徵路上安全,長孫晟特意派出手下大將劉方為糧隊押運總管,一路即押運糧草,又陪同魏徵前去第7軍作行軍參謀。但上路沒幾天,魏徵的身體便出現了不適,也許是難於適應極北之地的酷寒天氣。幾天的雪中行進他都是在騾車上過的。
這一停,便停了近兩天時間。風雪過大,出了窩棚之後吹的人眼睛都無法睜開,只得讓糧隊繼續休整以待風雪變小後在行。
就這樣,走走停停的,直到比預定的時日晚了三天才將軍糧物資送抵阿爾泰城中。兩萬押糧士卒大半被低溫凍傷,不得不在城中休養。魏徵此時身體稍顯好轉,自己也會開藥方治病,便在城中找了幾味草藥煎服了。只是,還不能和魏文通等那樣大口喝酒吃肉,只得謝絕了接風宴席,獨自在屋中休養。
“魏將軍,恐怕老劉給你送來的這批糧食輜重便是今冬最後一批了。著實送糧過來不易啊!你看我這雙手像不像熟透了的紅薯?”
“呵呵呵呵~”帥府眾將聽了劉方的調侃不禁都大笑起來。
“依某看啊!不像紅薯,倒像醬熟透的牛肉。你可要看好了,別讓那個饞肉的給一刀剁了去。”魏文通打趣的說道,又是引得眾將狂笑不已。
“不管那麼多了,好不容易來一趟,劉某便不想回去了,就在將軍手下搭把手,若能撿得些功勞最好。”
“好啊!魏某這裡正是用人之時,只要長孫大帥不怪,你就待在我第7軍就是。”
“大帥那裡現在不缺大將,閒的很,派末將陪同魏相押糧過來,便有讓某在這裡幫襯將軍之意。”
“嗯~好!有魏相來此參謀軍機,再得劉將軍這兩萬軍馬援助,守住此城當無問題。來喝酒,魏某便以此酒歡迎劉將軍相助我等。”魏文通說著舉起了手中杯子,眾將見了也趕忙一同舉杯同飲。
阿爾泰城的糧食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但是,讓魏文通和劉方等眾將都未想到的是,此次北伐突厥之戰根本就不是短時間能夠結束的。突厥各部據險而守,且騎兵機動性極強,就是戰神李靖也忙於應對,每向哈爾和林推進一步都是極為艱難的。
經過整個冬季雪災之後的大漠,糧食變得極為稀缺,缺糧始終是兩軍都要面對的最為棘手的問題。
直到最後,哪一方能解決糧食問題,便會笑到最後,成為隋突大戰的最終贏家。
雖然京城長安的天氣也是極寒冷的,城中街道上冷冷清清鮮有行人過客。但有一處卻是人聲喧譁,熱鬧非常。
京城演武場上,沒有將士的操演,代之以的是一個偌大的牛皮製成的橢圓球體。一眾人正在球體下方用很原始的鼓風機為燃燒的正旺的一爐炭火鼓著風,使得炭火巨大的火苗呼呼的往上噴著,眼看著這巨大的球體逐漸脹大,便有離地狀。
“穆先生,這能行嗎?這氣球離地都困難?”
“陛下莫急,待氣球中的空氣變熱了,這氣球便會變的鼓脹輕巧起來的。”
“嗯!那朕就接著看看。誒~這藤筐中裝的糧袋有多少?每個氣球配備幾人操控?”
“陛下,穆某設計的這熱氣球體積能夠托起十石糧食,就是一千五百斤。配操控手兩人,當然最好是體重輕的女兵。”
“朕覺得你這熱氣球配置的還挺科學的,居然在吊框上設定了風槳葉片,是要人工轉動作為水平推進動力嗎?”
“兄弟,這裡就奧特了,穆先生來了難不成每日在吃閒飯麼?早把蒸汽輪機進行了小型化了,幾乎將你我設計的蒸汽氣泵全部改了。原本設計的吊框載重兩千斤的,壓縮成了一千五百斤,留了五百斤的載荷給小型蒸汽輪機,那風槳片動力便由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