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賽義夫千戶,明日登程還是由你在前領路,注意翻山之時不必在意速度,當以安全為重。”
“卑職遵命,定能選出過山好路來。”賽義夫答道,這次還是以他作為嚮導在頭前開路。
“傳令全軍將士,一定要在風雪中管好馬匹,在風雪過大時要用麻布遮住馬眼睛,以免戰馬受驚跌落山崖。還有,將生病的將士留在此處,由軍醫護士照顧,待身體痊癒了,迴轉于闐城休養,不必再去碎葉城。”
該說的都說了,該叮囑的也都叮囑了。
張須陀輕出一口氣,看向賬外晴空下那遠方高聳的白皚皚的雪峰,思索明日將要迎接的苦難歷程。
和張須陀部同樣也要翻越雪山的還有北部進攻突厥準葛爾地區的侯君集部,他們要翻越的是3000米以上的阿爾曼特山。
此時,侯君集6萬人馬正在阿爾曼特山中掙扎前進著,好在這阿爾曼特山不比蔥嶺雪山那般高大,翻越過程還算順利並未出現意外折損士卒的情況。
直接受命攻擊突厥王城的第5軍劉方部雖然距離浮屠城最近,但受到的阻力也是最大的。
他和手下5萬將士被突厥右賢王桑賈巴克率軍1給阻擊在了巴什坤湖一帶不能前進。
而由徐茂公率領的主力大軍由於攻擊突厥王城的道路漫長且沿途多有城池阻礙,雖一路憑藉手中火器能夠摧城拔寨,但卻遭遇突厥名將萊裡克爾釆用的遊騎兵襲擾戰術糾纏,速度一時也快不起來。
只有,南路迅速平定了鄯善和且末兩個突厥附屬小國的宇文成都衛戍第1、2兩軍10萬人馬沿著沙漠中的車爾臣河北上,直取焉耆國鐵谷關一路還算順利,擊破了兩座焉耆小城後,目前已經抵達了鐵谷關。
前方戰事形成焦灼,這讓身在京城皇宮的楊二始料未及。
很顯然,突厥軍隊已經制定了專門針對隋軍火器攻擊的策略。這種策略是誰教給他們的呢?楊二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楊玄感。
是的。楊玄感曾數次領軍和擁有極大火器優勢的隋軍對決過,雖然每次都慘敗,但也會總結出一些專門針對隋軍火器進攻的經驗教訓。
他在西突厥國內時間將近一年,且混跡於西突厥高層,是極有可能將這些經驗傳給突厥人的。在突厥人玉門一役的戰鬥中嚐盡苦頭後,自然就會想起使用楊玄感教給他們的辦法了。
這個楊玄感真是太可惡了!
楊二看著徐茂公來自前線的邸報便對楊玄感更增加了一股憎惡。
“陛下,按照徐績的說法,這滅突之戰便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了,我朝也應相應作出部署才是。”宇文化及見楊二臉色慍怒便開解道。
“嗯~若是以前,戰事延長我中原王朝會因後勤補給不濟而草草了事,但現今情況大不同了。不光敦煌存有我軍大量物資,而且還可透過鐵路為前方源源不斷進行整補。戰事綿長對我朝不見得不利。相反,他西突厥年年糧荒,倉儲虧空。朕就看他如何維繫?傳旨徐茂公穩紮穩打,不必急於進攻,但佔據的土地必須守住。侯君集部一路全力攻取突厥北方佔據突厥產糧之地,其他三路逐次向突厥王城推進。”
“臣遵旨。”
“李靖那邊可有訊息?”
“稟陛下,李靖那邊前日來報說,松贊干布吐蕃軍已經退走了,他正在尾隨追擊中。並無最新戰報過來。”
“嗯!松贊干布實力弱小,掀不起大浪來。估計不久後就有捷報過來。”
“陛下,我部探員從高句麗國傳回一個訊息。”劉文靜奏道。
“難不成高阿那已經病死了麼?”
“陛下,高阿那還有命在,不過已經不能理朝,現已將王位禪讓給了其子高元。現在高句麗國已然換了國主了。”
“嗯!這麼說來高阿那確實命不久矣了。王朝更替之時,那權臣淵蓋太祚父子還老實麼?”
“陛下,高元雖然登位但朝中權柄進一步旁落了。高元現在幾等於一個傀儡般,朝中大權全由淵蓋太祚父子一手把持。高家天下的覆滅只在不久矣!”
“唉~看來我朝水師前往其沿海示威的動作,表面雖然壓制了淵蓋太祚父子的篡逆之舉,但結果還是一樣的,高元也只落得個任人擺佈的結局。”
“陛下,如今高句麗滿朝文武幾乎都偏向淵蓋父子,軍中將領更是鼓譟讓高元退位讓賢,微臣判定新王高元王位不穩,高句麗國變天已成必然。”
“如今我朝正與突厥交戰,朕不想看到高句麗國生亂,就是真要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