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回 坐鎮中軍布奇兵 突厥頡利忙應變

飛艇落地後,楊二等人又回到中軍帳。

而此時,突厥百戶張楚已在帳中等候多時了。見楊二等人走入帳中,便疾步迎了上去。

“張楚先生,是否有新訊息過來了?”見張百戶一臉焦急的樣子,楊二忙問道。

“陛下,下官正為此事而來。”見楊二在正座坐穩了,張楚忙答道。

“呵呵!不急,天塌不下來,坐下再說。”

“陛下,據下官潛伏在哈爾和林的內線來報,突厥頡利可汗已經探知了我軍的動向,其各部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重點加強了針對我北上的長孫晟部的防守,還嚴令烏里雅蘇臺城的左衛王突利出兵奪回阿爾泰城。另外,頡利還下令從突厥各部落調兵,全國進入備戰狀態。”

“哦?如此看來我軍進攻意圖已被頡利識破了。李將軍你的中心開花突襲哈爾和林的計劃只能變為強攻了。”楊二對李靖說道。

“原本長孫大帥二十餘萬大軍便難以掩藏行蹤,只是越晚被發覺越好。既然已經暴露,那就放開手腳戰一場便是了,看他頡利能否阻擋。”李靖面不改色的答道。

“陛下,若說有利於我朝的一點,那就是突厥大漠剛經受了一場百年不遇的雪災,其各部落子民被凍死餓死的很多,說的難聽點,這時的突厥已經非常虛弱了。”張楚補充說道。

“好!天時、地利、人和都利於我,滅突厥正在此時。”楊二聽了張楚對突厥國情的介紹後,精神一振,大聲對眾將說道。

“陛下,雖大局有利於我朝,但這裡恐吸引不到突厥援兵了。”李靖小聲說道。

“是啊!陛下,突厥哈爾和林王城尚自顧不暇,忙於防守。那裡再會派兵前來解肯特山之圍呢?”秦瓊也附和著說道。

“嗯!兩位將軍此言有理,如此就算臨近的庫倫城也變的只顧自保了。而肯特山上的20萬突厥精銳只恐得悉王城危急還有拼死突圍的可能。劉弘基將軍事不宜遲,傳令克魯倫河守閘將士今夜開閘放水,將山下壕溝注滿水,以防山上韃子棄山回援哈爾和林。伯當、映登將軍火器營進駐高臺陣地,時刻防範山上韃子衝擊;弓弩手進入各自防守地段,不得放一個韃子騎兵越過壕溝。”

“是,末將等謹遵陛下將令。”眾將起身應答後,帳中除李靖和張楚外,其餘眾將全都出賬調兵去了。

“張百戶,朕派你去作一件事。”

“陛下,請儘管吩咐就是。”張楚連忙起身應道。

“朕的第13軍楊公卿部現在已經抵達了賽音山達城以北,距此不太遠。朕要你今夜趕去令楊公卿部火速北上,從肯特山以西穿插過去,將肯特山後面的庫倫城圍住,讓其不能出兵來救肯特山,也不能去救哈爾和林城。”

“是,下官遵旨,今夜便趕去第13軍軍部。”說罷,張楚便要轉身出賬卻被楊二再次叫住了。

“張百戶,朕還有一事請教。”

“陛下,請講。下官有問必答。”

“張百戶可去過金山小道,可曾從那裡去過西突厥?”

“陛下,下官身為軍情處駐突厥百戶,豈能不知那處通道?也曾走過幾次,山上積雪現在正在融化,再過半月便能通行了。”

“好!李將軍、張百戶你二人過來看。”說罷,楊二來到桌案前展開桌上的突厥地圖。

“此處是第7軍魏文通部駐守的阿爾泰城,這裡是頡利可汗據守的哈爾和林王城,朕料此戰多則三月少則一月,我天朝必然得勝。那時,頡利必然西逃與烏里雅蘇臺的左衛王突利合兵。在我追擊大軍壓迫下必然強攻阿爾泰城,若是攻取不下,其必然會引少數敗兵繞過阿爾泰城從金山小道逃向西突厥,去投西突厥射匱可汗。”

“陛下,依下官對阿爾泰城周邊地形的瞭解,若想繞過阿爾泰城就必須棄馬翻越周邊山嶺,還要在守軍不知情的條件下才能得逞。頡利可汗真願捨棄部署獨自西逃麼?”張百戶問道。

“前有堅城阻路,後有大軍追擊,倉皇如喪家之犬,有何捨不得的?前年定襄城外險些被我晉唐聯軍圍住,他不也是捨棄了大部人馬,僅帶著本部少許人馬逃了麼。”李靖插言道,他想起了那場自己主導的定襄城反擊戰了。那時,還是鷹師主帥的頡利王子不正是在軍師達利特的慫恿下,不顧虎師塔克罕部十萬人馬的安危,獨自繞道而逃的麼。那一戰成全了秦瓊的名局“十面埋伏”,殲滅了突厥騎兵八萬餘人,自己堅守定襄城反倒成了陪襯,那一戰是李靖初次對陣突厥人因而記憶猶新。

“嗯!李將軍說的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