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全進入了南鄭城後,楊勇的京城逃難君臣便一掃一路的驚慌不安,踏實了不少。這南鄭原本是座大城,非是洋縣小城能比的。
“陛下,末將已經巡視過城牆,南鄭城牆寬厚高大,晉軍騎兵配備火器對付騎步兵著實有效,但要轟擊城牆卻是不易的,陛下當可在此城中放心休整。”大將張勳稟報道。
“陛下,老夫以為休整數日之後還是應效仿漢劉邦入蜀地養兵,守住劍門關,只待時局有變之時再出川以奪天下。”楊素道。
“皇叔之言好確是好,只是前往蜀地成都路途難行,也不知吾弟楊秀能否接納朕。”
“陛下,入了成都之後只需大大封賞蜀王即可,豈有不接納陛下之理?”丞相韓洪說道。
“可惜這南鄭雖好,但卻易受攻擊,只怕這次也要連累小弟隨為兄同去成都了。”
“大哥,小弟自小便追隨大哥身邊,這漢中地瘠民貧的,南鄭能守則守,不能守棄了也罷!同去蜀地最好。”楊諒安慰著楊勇道。
“陛下,如若不願去益州也非沒有可能,明日可派人出城與晉軍將領談判,晉王千歲也是極為顧及親情之人,當可談。”宇文愷諫言道。
“唉!宇文先生不知,朕若想與二弟妥協,只需交出傳國玉璽,發表一退位讓賢檄文即可,也不失封王封地為一郡王,只是朕身為嫡長子心有不甘啊!”楊勇起身長嘆道。
“陛下,今日已晚,請陛下歇息吧!東門自有老夫安排張將軍前去鎮守,想必無憂。”見楊勇在此陷於憂傷悲觀之中,楊素趕忙起身拱手說道。
“也罷!朕也疲乏了,你等自去吧!”
“是,陛下。”眾人起身拱手見禮後,便出了王府。
城外張恆帳中仍舊燈火通明,出去尋找引路嚮導的司馬超終於在山中找到了本地一獵戶父子並帶到了張恆帳中。
“張壯士,你我乃是本家,本官也姓張,可坐下說話。”張恆難得的露出一臉笑容對這山中的張姓獵戶說道。
“原來是張大人,小民自小便在這南鄭城外山中打獵,附近道路山形無一不知,如有所求,還請張大人明言。”張獵戶拱手問道。
“呵呵!本官欲重金聘請張家門為我軍嚮導,只問家門一事,望家門如實相告。”
“大人請問,小民知之必答就是。”
“好!這南鄭城西通往劍門蜀道沿途可有供我軍作伏兵之地?”
“這---,回大人話。城西50裡外有一平坦谷地,兩側皆是山峰。出了這處谷地便進入了山中通往劍門的小道,再無一處可用兵之地”張獵戶眉頭緊鎖的答道。
“那谷地可有名字?”
“那片谷地草肥水美,春夏多有本地百姓把那裡當作羊群放養之地,在谷地放養,不用人管,羊兒也走不失,故名為圈羊壩。”
“圈羊壩?”張恆聽了這個名字頓時若有所思。
“呵呵呵呵!好個圈羊壩啊!楊勇、楊素等不正是羊嗎?”張恆對著帳中眾將大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