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帥便讓魏文通將軍與汝同回朔方,剋期驅離唐軍。”
“這---”
“怎麼?不願意否?”
“不,不,末將願與魏將軍同回朔方,有魏將軍在,重奪河套當屬易事。”原本心想終於脫離了宇文成都的挾持,心中一陣歡心,不想卻又派大將魏文通隨行監督自己,這讓裴仁基心中不快,但又不能明說,心中雖苦但不得不答應下來。
“魏將軍,本帥分2萬人馬給你,陪同裴老將軍一道回防朔方城,不可使唐軍佔據河套之後再次南下,給本帥守住朔方便是大功。”
“遵命,大將軍。有末將在,唐軍便休想再佔了朔方城,得便末將還將驅趕唐軍出河套。”
“先守穩了朔方城,待這裡事畢之後,本將軍輕率汝驅趕唐兵出河套,且先穩守朔方為宜,記住。”
“末將記下了。”
“準備去吧!最遲明早回兵朔方。”
“是。”
兩日之後,魏文通和裴仁基一道回到了朔方城,至此堅守不出。
同日,徐茂公率領10萬唐軍回到了平夷城,見這裡並無異常,便稍微心安下來。
“各位兄弟,這平夷近處由北到南還有方山、石洲兩城,石洲居中,我平夷最南。貧道擬率主力駐守石洲,可南北照應兩城。這平夷城現有人馬5千,貧道便在留2萬人馬在此,看兄弟們誰願留守此城?”徐茂公坐在帥椅上問著手下這班起家的兄弟。
“哥哥某留下即可,你等都走。”程咬金搶著應道。
“呵呵!咬金賢弟衝陣破敵可為先,這守城用不著你。”徐茂公搖著羽扇笑著說道。咬金正要爭辯卻被單雄信一言喝住了。
“軍師哥哥,單某不才願請兩位兄弟同守平夷城。”只見單雄信出班應道,咬金聽了便不再說話。
“既是單二哥願留,便任選兩位兄弟留守就是。”
“單某隻願和伯當、映登兩位兄弟一道守城,其餘兄弟可隨軍師哥哥去守另外兩城。”
“小弟願陪二哥在此守城。”王伯當和謝映登起身拱手應道。
“好!這裡就拜託三位兄弟了。午後貧道便率大軍去往石洲駐守,若這裡有事,便可來石洲報與貧道,”
“道長哥哥自便,一路保重。”單雄信等三人均抱拳應道。
午後,看著逐漸遠去的徐茂公大軍,城頭上的單雄信等三人如釋重負般輕鬆起來。
“二哥,總算有了單獨領兵的時機了,且這裡距蒲縣最近。”王伯當小聲對單雄信說著,一臉笑意。
“呵呵!是啊!我兄弟三人可就在此處靜觀時局變化,若是晉軍勝了,你我兄弟就獻了此城投了晉軍,若潞州用我等便在軍中為將,不用我等也好回二賢莊為一富翁。”
“呵呵呵呵!”三人全都笑了起來
當夜,一封由王伯當親筆的密信,經由心腹家將送到了蒲縣城中羅鬆手上。
羅松初見此信大驚,直到送信小校亮出晉王親賜腰牌後方才相信。隨即命人厚待這名小校,自己拆信來看。
“呵呵!主公真乃神人也!竟早有佈局。”羅松見信大笑道。
“快請蘇定方將軍過來商議。”隨即,羅松吩咐親軍道。
不一時,剛剛潛入城中不久的蘇定方領著隨從便出現在羅松帥府之中。
“蘇將軍,你先看過此信再議不遲。”見蘇定方進府見禮畢後,羅松將手中密信遞上。
“哦?盡有此事,呵呵!大事成矣!”蘇定方見信之後大笑道。
“蘇將軍剛到這裡,待休息一日之後便可聯絡派人王伯當等,商議接管平夷城。”
“不!事不宜遲,當即刻回覆王伯當,我軍明日午夜當悄悄進入此城,不得走漏了訊息。”
“嗯!某看可行。來人去將送信之人喚來。”
不一會兒,那個替王伯當送信的小校便來到帥府,與羅松和蘇定方二人見禮,隨後賜座說話。
“兄弟,不想你那家主王將軍盡是主公心腹之人,此番能說服單雄信獻城便是大功,事後主公那裡必有重賞。”
“呵呵!羅將軍,蘇將軍你二人不知,我家主與謝映登道長早在去年便投在了主公麾下,應主公之命潛伏於江湖之中。按主公授意需在關鍵時候起事歸主。家主以為現今正是時候。如何行事請兩位將軍示下?”
“好!本為一家人便不說兩家話了,汝先回平夷城通告王謝二將,明日子時我晉軍主力進城換出守軍,且不可聲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