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徐茂公等一眾江湖好漢們離了紅桃山地界後一路南下,4天之後便到了琅琊郡費城,見了秦瓊和樊虎、連明三人,言說了此行目的。竟不想與他三人想法不謀而合。
秦瓊兄弟三人分別鎮守三城,互為犄角防禦杜伏威來犯,但常常因缺糧與上官唐進爭執。按照唐進之意,三人的糧草供應該就地向百姓徵募。但秦瓊卻因琅琊郡這三城百姓貧苦不忍去奪百姓過冬之糧為由拒絕,甚至將請糧的文書直接送到了濟南唐壁手中。為穩定後方,唐壁勉強要求唐進給這三城守軍派發糧食。就這也是不能足月供給,更別說士卒們身上至今還穿著秋衣,未曾換冬裝。這讓愛兵的秦瓊極度氣憤,但又無奈!天氣漸寒,現在連戶外操演都省去了,士兵們無事便在營房中烤火度日。這種狀況早引得樊虎、連明二人不滿,也找過大哥秦瓊說過多次,但秦瓊也毫無辦法,只得硬捱度日。好在,琅琊郡杜伏威勢力從未主動招惹他們,倒是難得安寧平靜。
“徐道長,單二哥,我這裡作為基業起事不難,但軍中最缺糧草,冬衣、軍械和馬匹等。只有將這些全都解決了才好起事,不知道長哥哥可有辦法?”秦瓊對一眾來投的好漢們說道。這次過來的包括徐茂公、單雄信等9人都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是當初在賈柳樓一同結拜的兄弟並無外人,秦瓊便將自己面臨的困難說了出來。
“叔寶兄,我等雖來也非立刻舉事,還需等待天時,不急於一時的。若是現在便舉義旗反而不好,先不說唐進會不會發兵來剿,就是這近處的杜伏威也會調兵防我,實不明智也!”徐茂公解釋道。
“秦二哥,小弟看你這裡不過2萬人馬,我長葉嶺山寨現有幾萬石糧食,可先送來過冬。”程咬金插言道,並不理會身旁尤俊達對自己衣角的拉拽。
“呵呵!貧道看咬金之言倒是個辦法,不過光靠你那山寨的糧食遠遠不夠,還需眾多山寨一同往這裡運糧才行。單二哥可向就近幾處山寨發綠林箭徵募糧食,冬衣。”
“好。”單雄信應了下來。
隨後半月間,便有最近的山寨好漢陸續應命到費城集結並送來了糧草,他們分別是李成龍、韓成豹、張顯揚、何京爵、王君可、屈突通、屈突蓋等綠林好漢,送來的糧食也有25萬石之多,可供費城三縣人馬數月之需了。
只不過,如此大的動作也早驚動了就近的杜伏威和輔公石,便一封密函快馬送到了瓦崗山上楊二手中。
又過了兩日,軍情處也送來了大致相同內容的密函,只不過多了份費城江湖聚義者的名錄和詳細的起事計劃以及糧食、軍械數量等內容,這顯然是來自王伯當和謝映登二人提供的內部情報。
雖有些意外,但並不可怕。徐茂公、秦瓊等要高舉義旗有個最大的前提便是唐壁北犯和諸王全反,以便從中漁利,否則,這般江湖豪傑絕不會率先造反的,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讓杜伏威做好準備,給這班江湖豪傑們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即可。
思慮已定,便給杜伏威發去一封密函,讓他按密函之意行事便可。
放下琅琊費縣這件事後,楊二又度過了幾日悠閒時光。這天又收到了來自黎陽城伍雲召的書信,這封信卻讓楊二坐立不安起來,忙讓仲堅也找盧照鄰過來商議。
王黛看他心慌,便問道:“夫君一向悠然自得,今日卻神不守舍了,為何?”
“黛妹妹,你不知道現在黃河結冰了嗎?”
“那又如何?黃河每年隆冬都是如此的,就連出海口的海面上也是冰封了的。”
“呵呵!為夫驚慌正因為如此啊!”楊二面向窗外的飛雪長嘆道。
這時,得到訊息的盧照鄰走進房中,來到窗前楊林身邊,也順著楊二的眼光看向窗外。
“盧先生,雲召將軍來信說黃河結冰了。”
“啊?那豈不是將南北兩岸連成一片了,要防唐壁大軍來攻啊!”
“是啊!本王憂的就是這事。原本還可依託黃河天險阻擋唐壁,現在天塹變坦途了,唐壁必然趁機動兵。加上冀州原本作亂之人就多,這樣必然形成連鎖反應,就怕宇文化及和雲召將軍顧不過來啊!開渠道現在已經兩月,這段渠道還剩不到30裡便打通了,這時不能停下來的。”楊二看著窗外的雪景小聲和盧照鄰說著現狀。
“主公,那唐壁軍馬大致有15萬人,重點在黎陽城、魏城兩個方向,其中伍雲召鎮守的黎陽城直面對岸唐壁軍的攻擊,不過伍雲召將軍手中有兵4萬,又佔據堅城,這一路唐壁討不到好去;倒是魏城方面,臨近黃河的安德和平馬兩城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