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回 孔紹安道破天機 高建武要學技術

罷一愣,不由問道。

“世伯,小侄在潞州書院攻讀之時,多有聽到身邊同學再講,如今聖上談論最多的就是西突厥,有種欲滅之而後快的想法。倒是對高句麗國看的很輕。聽說,高句麗國世子高建武已率遣隋使團數百人來我朝研學。而聖上已將一皇家郡主嫁與高建武為妃,只等明年郡主年滿14便要和親高句麗國了。故小侄覺得數年內大隋都不可能與高句麗國開戰,甚至永遠都不會。”

“啊?坊間都傳黎陽到涿郡鐵路是為征伐高句麗而建,卻原來不是。”高士遠聽了孔紹安一席話後,頓覺有理。心說,看來不光自己,就連楊玄感的判斷都出現了偏差,眼睛只看到了東面高句麗。

“那賢侄方才說的攻打西域又是為何?”

“這是應該僅限於隋庭高層才知的事情,卻是經那楊廣的內弟子李世民口不小心傳出。他聽得楊廣常與心腹重臣在御書房商議對付突厥一事,就是現已開工的突厥鐵路修建也是那楊廣的算計之一,料想修成了也不會有突厥人的好果子吃的。相反楊廣與重臣卻少有談及高句麗。”

“嗯~如此說來,楊廣今後出擊的方向當是西突厥了。賢侄就在你世伯這裡閒住幾日,看看這淮陰城運河碼頭的繁茂。這淮陰城南來北方的也有不少學子經過的。”

“小侄正有此意,世伯若有要事儘管去辦。這城內頗熱鬧,小侄也到外間四處轉轉。”孔紹安哪有聽不出高士遠話中之意的,知他欲把剛瞭解到的東西告訴他人,便起身拱手而拜,隨後帶著書童伴郎往府門外走去。

看孔紹安和伴郎出了門,高士遠才轉回頭進入書房一牆之隔的客房。

此時,客房中楊玄感正在蹙眉不語來回打轉著,一旁的朱登坐在椅中也在不住搖頭。

“賢弟,方才書房中孔紹安之言你可聽清?”

“世兄,請坐。小弟方才已是聽得一清二楚,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難怪蘇定方和秦瓊領軍出擊東北靺鞨而黎陽守備軍卻絲毫不動。派蕭瑒出使高句麗也是為加強兩國友好,原來楊廣並未有出征高句麗之意。”

“是啊!如此看來我等事先的判斷有誤了。短期內與高句麗一戰打不起來,這黎陽重兵便調不走。我等也只能偃旗息鼓,靜觀其變了,唉~”

“賢弟,若是與突厥一戰先打,我等可否藉機起事?”

“方才小弟也想過了,這就是小弟煩悶之處。征伐西突厥必是動用西北戰區軍隊,最多在加強一箇中央衛戍禁軍,極可能是宇文成都領兵。這關東隋軍都不會擅動,如此我等便沒有機會。除非是對高句麗用兵才能調動黎陽守備軍北上。”

“非要先佔黎陽城麼?這大隋東部有的是大城。”

“世兄不知,這黎陽城最為重要,佔據黎陽便掐斷了大隋南北運河和黃河河運,大隋東部便就此癱瘓,動彈不得了。而黎陽城地處冀州、齊郡和中州洛陽之間,四周反隋士族世家雲集。若我等佔據黎陽便能得到士族階層的大力支援,能一呼百應瞬間作大。除此之外,任何一地都不可。”

“高世伯,小侄早已在黎陽城中鋪好了沿線,就為從內擊破黎陽之用,現在卻不知又要等到幾時去了,讓人徒喚奈何?”朱登插言道。

“若佔得黎陽城,再取下瓦崗山。這一城一山便可形成犄角之勢。向西可圖洛陽,向北可取冀州河間,向東可攻濟南濟州城。再說,黎陽城中就有大隋的黎陽倉,拿下黎陽我軍無缺糧之憂。又有黃河、運河連通四方~~唉!不說了,且等待機會罷了!”楊玄感發過一陣牢騷之後,頹然的坐在了椅上。

“唉!既然時機未到,賢弟便在為兄這裡住下便是了,總有機會的。依楊廣不安現狀,四處征伐的性格,遲早會和高句麗一戰的。”

“只得如此了,明日小弟便出趟門,去安撫下渤海王李子通和劉黑闥、吳可宣二人。”

“行!為兄叫管家在碼頭備一艘船,供賢弟差遣使用。”說完,高士遠就要起身離去。剛走到門口就聽楊玄感追問道:“世兄,那孔紹安一介書生可信麼?”

“哦~賢弟無須擔心,某與其父乃是世交,他越州孔門也是對楊廣弱化儒家至理學說頗為不滿。就算不跟隨我等起事,也斷然不會站在楊廣一邊的。”

“嗯!但願如此。”

高士遠對楊玄感略一拱手後,轉身而去,留下屋中楊玄感父子二人。

朱登倒沒什麼,只是楊玄感一直眉頭緊皺。他在擔心著越州孔家,按照孔家家風,世道再亂也會保守中立,這是他孔家一門能延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