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我朝興盛不衰。餘杭知府恐花期錯過了,故遣人來報請陛下速往餘杭賞花。”
長孫無忌一口氣說完,看著一臉平靜的楊二,有些不解。
“呵呵!朕以為是何奇事,原來是千年的鐵樹開花了,倒是件奇事。不過,在朕看來也沒啥稀奇的。對了,穆先生來了,你問問他這是奇事麼?”
看著由遠及近的穆先生,楊二對長孫無忌說道。
“穆先生,檀樹開花可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事?”長孫無忌轉頭問向走近過來的穆先生,想從他口中得到證實。
“呵呵!這檀樹嘛~也稱為鐵樹。俗話說:鐵樹開花,啞人說話。這鐵樹確實很難的開花一回,遇上了去看看也是可以的。”
見穆先生輕描淡寫的說著這事,長孫無忌一時無語了,心說,看來檀樹開花在穆先生眼中同樣是司空見慣了一般。
“好了無忌,莫在糾結了,速傳朕的旨意,靈隱寺中所有人兩日後前往餘杭城。既然難得一見,大家就都去觀瞻一番,免得留下憾事。”
楊二知道這長孫無忌是很想去看上一看這千年奇觀的,他的想法多半就代表了隨行所有人,於是索性吩咐一同前往餘杭,以滿足大家的好奇之心。
看著歡天喜地跑去傳旨的長孫無忌,楊二笑著輕聲對穆先生說道:“呵呵!這時代的人可真是少見多怪,不過就是鐵樹開花麼,搞的跟要去朝聖一般。”
“呵呵!莫說他了,就是穆某有生以來只在北京科研所後院見過一次。記得那顆鐵樹長得真高啊!不過,這鐵樹花期很短,就算趕過去也不知能否看得到。”
“既然要去看看,就抓緊時間吧!那古剎中的老僧說的對,鐵樹開花預示著好運,都去沾沾喜也是好事。”
十日之後,楊二和穆先生帶著一眾陪同來到了鐵樹開花的古剎。不過,最耀眼的花期已經過了,留在眾人眼中的只是一簇有些枯黃的花蕊。
但就有這樣,眾人也都嘖嘖稱奇著。
楊二和穆先生僅僅是微微一笑便從旁走過了。
不覺間又在餘杭城停留了十餘日,直到秋分臨近了。
盛夏的酷熱已然褪去,餘杭城周邊的山林中出現了滿山的金黃。錢塘江兩岸的田壟裡滿是歡聲笑語忙著收割稻米的百姓。
看著這和諧平靜的一幕,楊二頗多感概。
“穆老,金秋十月,你看這收穫糧食的景象像不像那個時代的城郊農民?”楊二用摺扇指著兩岸的忙碌而幸福的人說道。
“嗯!倒是真象啊!只不過少了些現代的機器。沒想到剛普及到這江南沒多久的脫粒機被百姓們踩的如此歡快。”
“呵呵!穆老別光看你的傑作啊!你可知道田中的稻米乃是我從後世帶過來的,現在已經在全國普種了。”楊二有些得意的說著。
“呵呵!聽說了,穆某還聽說你帶過來的東西還不少呢!像玉米、土豆和紅薯這些,對了還有花生。這些可比帶槍炮或是帶你常說的什麼手提電話這些過來要好的多。”
“意外!純屬意外,呵呵!”
楊二還在為沒能帶上手機和電腦這些東西感到惋惜著。
兩岸風景隨著船隊的向東駛去而漸漸看不見了,江面逐漸開闊預示著船隊即將駛離錢塘江而進入外海海灣。
再一次見到出現在望遠鏡中的大海,讓以楊業為首的一般半大小子們感到格外開心,在船臺上歡呼雀躍不止。
“陛下,餘杭水師的戰船前來迎接陛下了。”梁師泰到楊二身後小聲稟報道。
“嗯!看到了,還不少,有四五十艘之多,好像還有其他水師的戰船。發旗語讓領軍將領前來見朕。”楊二放在手中的望遠鏡說道。
“是,陛下。”梁師泰答應一聲後忙去找旗語校尉了。
隨著一陣旗語的相互溝通,來船紛紛避開主航道分列兩邊。
兩條小船被放下,船上幾個水手一起划槳,小船快速駛向南巡船隊中的那艘龍船。
很快,在梁師泰的引領下,兩員身穿水師中將作訓服的戰將出現在楊二的龍船船臺之上。
“末將餘杭水師統制使屈突蓋拜見陛下。”
“末將臺灣水師統制使王九龍拜見陛下。”
屈突通和王九龍雙雙拱手附身而拜。
“不必多禮,二位將軍跟朕說說水師中的情況吧!”
“陛下,我餘杭水師主要保護途徑轄區海面商船安全。現有戰船兩百二十艘,水兵三千餘人,陸戰騎兵人數為三萬,足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