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所以試探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邊上他的參謀長格爾漢馮託雷斯上校聞言附和道,“我看我們師長說的有道理,從哈爾科夫到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只有200公里,聯軍要是坐著火車推進的話,半天就殺過來了,當然,我們隨時能派工兵爆破鐵路線,只是烏克蘭人這也不捨得那也不捨得,要不然直接把幾座鐵路橋炸了……起碼能遲滯對方的進攻!”
“炸橋是個雙刃劍,如果我們只想著龜縮防守的話,當然是把沿途的鐵路橋都炸了好,可是那樣一來,我們反擊的機動性也受到影響……西蒙佩特留拉到時候又要唧唧歪歪找我們討個說法啥的!”說話的是諾伊豪斯的參謀長馮海格曼上校。
“反擊好啊!可既然要反擊,一口氣跑回也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幹什麼?偵察不是說聯軍主力停留在哈爾科夫,並沒有往烏達河以南追擊麼……”馮齊格費斯在一邊燒著野火…
第九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就得餵魚
馮諾伊豪斯白了這廝一眼,沒有理他,而是扭過頭對自己的副手道,“參謀長,你把我們下一階段的打法解釋一下,聽聽大家的意見!”
馮海格曼聞言點了點頭,起身來到掛在牆上的作戰地圖跟前,拿起指揮棒說了起來,“諸位,目前馮齊格費斯將軍的步兵第48師主陣地在西北方向,距離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城區大約3公里,正面擺了兩個步兵團,弧形的陣地寬度約為十公里左右,馮伍德福將軍的步兵第49師主陣地在東南方向,距離城區約5公里,正面同樣是兩個步兵團的兵力,防禦寬度十二公里,中間,就是葉卡捷琳諾斯拉夫東北方向的交通要道,鐵路和公路彙集的地方,這裡目前是步兵第47師步兵141團的防線,也是預備隊集區域……”
說著馮海格曼把指揮棒一路向東北方向指到了克拉斯諾拉得的位置,點了點道,“西蒙佩特留拉還滯留在這個位置,收攏和重新集結他被打散了的部隊,不過哈爾科夫到這裡大致是90公里,烏克蘭部隊要想收攏起來,沒有一到兩天的功夫鐵定不行……即使被他收攏成功,多數士兵手裡的武器也丟的七七八八……成建制的部隊只有步兵第4師和第2師加起來不超過3個團的兵力……”
“忘了說,從哈爾科夫撤退的部隊,基本上炮兵全軍覆沒,步兵第47師就剩炮兵第141營的6門105mm輕型榴彈炮,烏克蘭人別說大炮,只怕手裡的毛瑟步槍都已經做不到人手一支了……這種情況下,貿然反擊或者和聯軍爭奪克拉斯諾拉得並不是明智之舉……馮諾伊豪斯將軍打算用烏克蘭部隊沿途遲滯對方的進攻,放手讓對方一路攻到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來!”
馮海格曼上校說完停了下來,問道,“諸位有什麼問題要問麼?”
馮齊格費斯的參謀長托馬斯馮林肯上校舉起了手,猶疑的道,“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不是哈爾科夫,缺少天然的城牆和防線,難道我們用野戰工事抵抗聯軍的重炮和轟炸?那樣必然無法堅持形成巨大的傷亡!”
“所以要抓緊時間修工事,守不住就得叫聯軍攆到第聶伯河裡頭餵魚去了!”馮海格曼上校一本正經的回答!
1918年8月1日12:30,烏克蘭基輔,駐烏克蘭德國第10集團軍司令部“諸位!局勢很嚴峻……請參謀長介紹一下目前最新的戰場態勢,當然,在哈爾科夫已經陷落這檔子破事就不要浪費時間了!”主持軍事會議的是威廉格萊納大將,這位德國第10集團軍司令或許是整個東線戰場上最年輕的德國陸軍大將,作為參謀長在烏法戰役前接替了被體面地解職的馮艾希霍恩而擔任了集團軍司令……
威廉格萊納背後則是同樣出身於參謀軍官的埃裡希馮魯登道夫,這位同樣年輕的德國陸軍裝備總監,事實上53歲的魯登道夫和52歲的格萊納都是德國總參謀部培養出來的難得的優秀將領,東線戰場也成為這兩位參謀將領軍事生涯的發祥地……
威廉格萊納大將的副手是年輕的集團軍參謀長艾米爾赫爾少將,不過這廝今年也已經48歲的年齡,在將星如雲一群名字前有“von”的德國貴族將領中,集團軍司令威廉格萊納和參謀長艾米爾赫爾都屬於富裕的19世紀末普魯士新興資產階級子弟,但還沒有邁步貴族的行列……
“司令官閣下,諸位,東烏克蘭局勢確實嚴峻……過去的一週,不,從7月28日至今,不過短短5天4夜的工夫,協約國東線聯軍從空中和地面發起的攻勢都佔據了明顯的上風,聯隊長戈林率領的德國第1戰鬥機聯隊在哈爾科夫上空的失利,埋下了哈爾科夫失守的種子,當然,烏克蘭部隊在聯軍空襲下的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