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大軍與黃巾相持,可說服何進調董卓來援。董卓坐鎮西涼,兼併諸軍,擁兵十萬,虎踞西北。卓為董太后族人,若以擁立皇次子為餌,取得董太后詔命,待卓至京之時,卒然發動,大事或可為之。”
袁愧道:“董卓雖為董太后族人,但是遠支,其為何進提拔,怎會與我等聯合?”
袁紹道:“董卓早年曾得董重舉薦,雖未被董重之案牽連,但對何進必有防備之心,請得董太后詔書,勸其出兵便有五五可能。二皇子年幼,繼位需監國之臣,若以此位相誘,卓素有大志,應能隨我等舉事。”
眾人皆言此計甚合時局,袁愧遂決,分派族人親信分頭其事。
袁愧之侄袁咐負責聯絡宦官,晚間歸宅,謂袁愧道:“趙忠向與何進有怨,近年又因張讓、左豐得寵,與兩人皆不和,已許其為內宮之首,其答應聯合舉事。張讓忠於陛下,左豐與皇后、太子關係皆好,擔心洩密,未敢聯絡。”
袁愧點頭道:“如此便好,張讓、左豐確實不好說服,既有趙忠相助,餘人莫再驚憂。”
不久袁紹歸宅,謂袁愧道:“今日議事,已建言何進調董卓部入關平賊,何進已允。”
袁家四世三公,底蘊確非一般,一經發動,京城內外頓時暗流洶湧。史阿派人暗中監視,見袁家近期頻頻議事,親信出入頻繁,火速報給劉辯。劉辯內心深惡袁家,卻因靈帝所言,不敢輕易發動,讓史阿繼續密切關注袁家,召何進入府商議。
何進雖然讀書識字,也懂兵法計謀,卻非王佐之才,聞言笑道:“袁家門生雖多,但多是文職,其子侄為將者僅有數人,部下兵丁不足萬,不必多慮。”
此時荀攸赴長安辦差未歸,田豐不知內情細節,無從參謀,劉辯聽信何進之言,以為袁家沒有軍權,定然不敢起事,並未放在心上。
姜述聞得京城動靜,知道袁氏又在興風作浪,謂賈詡道:“袁家不斷生事,也不能任其胡為,傳命敬江、臧霸,開始行動。”
敬江早已統領部下水軍入了內海,迅即打出東海賊旗號。戰船雖為老式戰船,但是配備不少新式武器,連挑數家海匪,一時間名聲又起。東海賊向為海匪老大,又有姜述在後暗中支援,實力比之前更是強橫,縱橫渤海、黃海、東海之間,兩月之內兼併消滅大小海匪三十餘股,部下兵力由千人漲至三千餘人。
接到姜述軍令,東海賊神出鬼沒,連續劫奪海商,近期搶奪大海船二十六艘,小船百餘艘,又分兵進入黃河水道,二十天內作案十八起。五家大商亦有貨物被搶,尤以袁系商行損失最大,海運貨物幾乎全部被搶,黃河水道亦損失大宗貨物九起。
商家紛紛報案至東萊郡府,但因東萊郡府只有常備水軍建制千名,戰船亦小,不能遠航,新造海船還未下水,對海匪無可奈何。袁氏商行為首,招攬三十餘家商行,共同集資若干,請求郡府速建水軍,保障水路暢通。姜述應商家之請,批准建立東萊水軍,編制一萬,在東萊招募兵丁,使姜虎負責此事。
商家因為水路危險,大多改走陸路,不料泰山賊臧霸在陳留現身。臧霸部下皆為慣匪,訊息靈通,手段狠辣,不僅劫奪陸路客商,還不時搶奪黃河水道貨物。眾多商行連續遭劫,損失巨大,其中以袁系商行損失最為慘重。繼海路損失之後,袁系商行再受重創,幾乎沒有財力繼續運轉,不得不從內地商鋪調撥資金貨物維持。
陳留太守張邈,應袁家所請,派兵往剿臧霸,數戰不利。官亥聞知陳留空虛,率部夜襲攻破郡城,逼得張邈倉皇逃出城外。官亥率部洗劫城中大戶,搶盡城中倉庫錢糧物資,然後揚長而去。
張邈逃到屬縣暫時安頓,聞聽官亥撤軍確切訊息,回城一看錢糧空空,真是欲哭無淚,連剿匪官兵錢糧亦無法維持,不得已將兵馬撤回,分至各縣就食。
第一卷姜述篇第104章袁家之災
袁系商行將銀錢調到東萊,置辦貨物再行,覆被賊人奪去若干,袁家欲哭無淚,只能自認倒黴。最終袁系商行無法維持,在黃縣、威海的商鋪相繼歇業轉讓。
此次連續遇劫,袁家財富縮水大半,正在籌備的大事大受影響。所謂禍不單行,袁家汝陽老家堡寨又被汝南黃巾攻破,老宅錢糧被劫奪一空,合族女眷被劫走,男丁老幼全部被害。袁家老巢被攻破的第三天早上,汝陽縣城頭懸掛著一具**女屍,正是袁愧正妻紀氏,其下體一片狼藉,一看便知遭**致死。裸屍上寫著血紅兩個大字,腹部寫的是“報”字,背部寫的是“應”字。
此案手段殘忍,立時震驚天下,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