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拆開看完,不由滿腹狐疑,心道文若這是什麼意思?只寫了“娥皇女英”四字,這是姐妹兩人同嫁的意思,難道……
荀衍想到這裡,問熙影道:“文若已經給你許了親事?”
熙影看了張靖一眼,臉色一紅,道:“許了。”
荀衍問道:“是誰家?”
熙影又看了張靖一眼,俏臉已經紅透。這時張靖接過話來,道:“文若公擔心倩兒嫁過去吃虧,將影兒也許給了我。”
荀衍將信往桌子上一扔,道:“公達知情不報,文若先斬後奏,這弄得是些什麼事?”
張靖摸了摸鼻子,這手拉著熙影,另一手拉著熙倩,一齊跪在地上,道:“我張靖正式向荀家求婚,請伯父答應這門婚事。我保證……”
荀衍見狀,與荀陳氏一齊上前,將三人扯了起來。荀陳氏笑眯眯地說道:“只要殿下以後待兩姐妹好,我沒有意見。”
荀衍內心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熙倩說要嫁給一位青年營將,雖是平民出身,但如此年青俊才,出身差些也不是不行。熙倩又說張靖還有數妻,正妻可能無望,平妻也不知行不行,荀衍聽到這話頓時怒火中燒。荀家如此高第嫁女給平民家庭,算是給足了夫家面子,怎能如此輕視荀家女?這個時候荀衍不願意,是因為張靖門第太低,而且張家不識抬舉。後來熙影進來,爆出張靖身份是當今皇子,須知嫁入皇家雖然風光,但是風險極大,荀衍沉思不是不想應允這門婚事,是因為不知虛實,擔心遺禍家族。如今荀彧已經許了熙影婚約,荀攸又早知情,荀家兩名最有影響的高官都無異議,荀衍此時又能如何?兩位荀家最有聲望的智者都贊成,荀衍又怎能強擰著不允婚?
荀衍扶張靖起身的時候,已經下了決斷,因為他相信荀彧、荀攸的眼光與見識。荀衍略想一想,讓荀陳氏帶熙倩與熙影出去,留下張靖獨談。
若說荀家諸子,荀衍之才可能比不上荀彧和荀攸,但絕不下於荀堪,而且荀衍極有見的,在荀家三傑出仕以後,一直擔任學官,不是因為能力不濟,而是擔心荀家樹大招風。而且,荀悅出仕之後,荀衍直接辭了官,回到穎川學院擔任院長。
荀衍身為荀家族長,在荀彧、荀攸選擇站隊以後,他與張靖獨談,不是不同意這門婚事,而是站在族長這個角度,再稱一稱張靖的份量,看看張靖值不值得荀家傾力相助。
兩人獨談的效果十分好,一席話下來,荀衍感覺張靖是個人物,明白荀彧、荀攸之所以相中張靖,是因為張靖有人君之姿。張靖對荀衍感覺同樣很好,學識、思路、胸懷都屬上佳,不虧為荀家族長。
荀衍認了這門親事,就要貢獻份心力,道:“荀家這些年行事低調,刻意壓制部分子弟,數名子弟既通軍略又通謀略,現在附近州衙、郡衙任職。你與荀家既已聯姻,這幾名子弟就送給四皇子,可以帶在身邊,也可為黃巾諸將幕僚。”
張靖聞言大喜,黃巾缺少智謀之士,荀衍此舉算是雪中送炭。缺少謀士是黃巾系的短板,不說黃巾諸將,張靖身邊同樣缺少謀士,世上不缺智謀之士,但是缺少可以信任的智謀之士。張靖與荀家聯姻以後,荀家子弟已與黃巾系共同進退,完全值得信賴。給四大軍將配齊謀主,再在青州兵曹、刀鋒營、徵虜軍安插一名謀主,黃巾系智謀班子配備整齊,自此幾乎可以高枕無憂。
荀家這幾代精英輩出,與荀家教育體制大有關係,荀家與其餘世家不一樣,講究學以致用,學有所好,注重歷練。荀衍共給張靖推薦了八名子弟,分別是荀惰、荀憷、荀忪、荀藍、荀莫、荀艿、荀峰、荀峭。
荀衍當晚藉著熙倩定婚儀式,通知相關人員赴宴,除了荀莫與荀峰因公外出,張靖與諸人飲酒溝通時,巧妙地考較了一番,顯然比不上荀彧、荀攸,但年紀正在當年,稍加歷練,都是可以獨擋一面的才俊。
八人都是國學弟子,在官府職位不高,調動起來十分方便。張牛角、張燕、管亥、程遠志都是內州兵曹,只需正常調動過去,留在四將身邊任職,就可以成為四將的謀主,在幕後出謀劃策。再調一人去刀鋒營,一人去青州兵曹,一人去徵虜營,派一人在京城主持反誘賭聯盟,讓禰衡坐鎮張府,居中協調,黃巾一脈的智謀班子框架搭成,張靖也就沒了後顧之憂。
八人見張靖娶了荀家兩女,荀衍又暗示荀家將全力支援張靖,不問便知荀家將力推張靖登上儲君寶座,八人都是年輕人,有這等建立功業的良機,豈能輕易放過?當席八人認主,張靖得到荀家小八子支援,只覺信心大增。
洛陽皇宮,後宮德安